初選案︱何桂藍理解「攬炒」是要令政權失去管治

更新時間:18:49 2023-07-18
發佈時間:18:49 2023-07-18

「35+」初選案續審,被告何桂藍今午於西九龍法院作供解釋「攬炒」,「首先我會話攬炒唔係一個目的」,續指「攬炒係一種精神,就係明知自己會承受好大代價,簡單來講即係炒埋自己,都要堅持做自己認為應該做嘅嘢。可能你會問,噉對家炒咗啲咩呢?佢失去咗對我哋嘅控制,亦都冇辦法再控制對香港事態嘅」。何桂藍另指「反抗嘅同時必然會建立一啲嘢⋯⋯你會打開咗好多空間,呢啲先係運動真正嘅建樹」。

大律師Trevor Beel主問下,何桂藍解釋「攬炒」定義由一開始已經人言人殊,「可以有完全唔同嘅意思」,字眼最初源於連登論壇,意指「香港政府、警察一啲不義行為要傳達畀國際社會知道,從而令到中國唔可以維持香港一切正常嘅假象」。何桂藍認為「首先我會話攬炒唔係一個目的」,因為無法就「攬炒」目標達成共識,續指「攬炒係一種精神,就係明知自己會承受好大代價,簡單來講即係炒埋自己,都要堅持做自己認為應該做嘅嘢。可能你會問,噉對家炒咗啲咩呢?佢失去咗對我哋嘅控制,亦都冇辦法再控制對香港事態嘅發展」,「對家」意指北京及港府。

何桂藍又指「反抗嘅同時必然會建立一啲嘢,而我哋透過反抗所建立嘅嘢必然會導致佢嘅權力會有所削弱,至於每一個人做嘅嘢係咩呢,就每一個人都唔同喇,所以我認為保持個開放性係比較好喇」。何桂藍續解釋「即係大家覺得社會運動有一個好明確嘅訴求,達到就達到,達唔到就輸喇。但係喺唔同嘅時空其實真係好少社會運動達到佢哋原初嘅訴求,但係喺運動嘅過程裡面,你會打開咗好多空間,呢啲先係運動真正嘅建樹」。

Trevor Beel問到其是否同意「攬炒十步」,何桂藍坦言「我認為策略投票成功,民主派選到35席或以上,係非常難,直情係奇蹟,但唔係無可能嘅」,「即使功能組別幾難選都好,2019嗰個民氣的確我覺得可以支撐多幾席。簡單嚟講,2019年嘅運動好可能突破到本身立法會組成上嘅限制,即使有功能組別,即使行比例代表制,民主派都可以選得贏。」但何桂藍認為出於前述原因「我唔認為35+可以維持到⋯⋯我想講由第二步開始,我已經係覺得唔可能㗎喇,所以以下嘅都係推演」。何桂藍又稱「但係最後我哋大家都被現實打敗啦,我覺得冇可能,但係最後第8步呢篇文兩個禮拜之後就來咗喇。」李官問「攬炒十步」是否不切實際,何桂藍認為「如果中共係容許香港人民選嘅議員、民主派,喺議會取得超過35席嘅話,就唔需要有功能組別,亦唔需要有分組點票。」

Trevor Beel引述2020年3月25日譚耀宗專訪文章,何桂藍憶述「呢篇文好爆嘅當時⋯⋯因為大家都覺得,呢次係香港第1次表態就係如果你試過半呢,佢哋就開始DQ人喇⋯⋯所以當時呢篇文一出,大家就話DQ啦DQ啦」。何桂藍解釋指,大家有見2019年的情況,已經設想2020年立法會選舉能否過半,2020年1、2月時大眾爭論主要在立會過半後開始抗議,還是留待2021年特首選委選舉後,視乎能否過半而定,因為這更迎合到運動中不少人希望特首下台的想法,而大眾尚未討論立會過半後有何行動包括是否否決財案」。何桂藍直言,「除非你攞到地區直選同功能組別都過半,否則制度上你係影響唔到政府嘅任何決策,最多就係否決佢㗎啫」。

《香港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追問下何桂藍以觀塘音樂噴泉為例,解釋當時項目引起巨大反對聲音,「連建制派都投唔落,一度否決過」,但當時財委會議員也只能提出意見,「佢哋冇辦法制度上令政府將一個project由唔理想變做可接受」,最後政府略作更改後重推議案獲通過,「噉結果大家都知,最後呢個音樂噴泉喺開幕之後幾個鐘內,啲system 就全部壞晒喇。回答返李運騰法官嘅問題,當政府要敗事嘅時候,立法會都阻佢唔到。」

追問下,何桂藍再補充「當政府倒行逆施,或者民主派議員見到係唔合理嘅時候,人民選出嚟嘅議員係應該要阻止到佢,呢樣嘢叫做制衡,亦都係立法機關嘅存在意義之一」,何桂藍認為當立法會過半時,理論上可以阻止政府推行政策,「但香港政府真係唔敢講喇」。

何桂藍再引述譚耀宗說,「即使反對派成功藉否決預算案迫使特首下台,特首任命權始終在中央手上,但他承認若由民主派控制議會,將直接衝擊特區政府管治權,政府無法確保重要議案通過,行政主導無從談起,對香港而言是嚴重憲政危機。」何桂藍分析「譚耀宗佢揹住全國人大常委嘅身份,佢將嚴重憲制危機定義為政府無法確保重要議案通過,都唔需要真係投票否決咗你,只要有否決嘅可能,譚耀宗就覺得係嚴重憲制危機⋯⋯ 我重申呢一句嘢只係講緊個可能性啫,唔係講緊實際行為,只要佢確保唔到佢要過嘅議案過到,對佢哋來講就係憲制危機,噉你個憲制真係好有問題」。

Trevor Beel問到何桂藍是否相信民主派有可能過半,何桂藍指,「個問題唔係喺民主派會做啲乜,而係喺35呢個數字嗰度。佢答會唔會釋法嘅時候佢冇答冇,佢只係話冇依據嘅時候唔會釋法,即係有依據下會釋啦。綜合理解就係:如果民主派掂到35嗰條線,用DQ又好釋法又好,北京呢個層面都會出手阻止。」

李官再問文中前文指向本土派而非民主派,何桂藍反駁連許智峯、郭榮鏗也曾被指為支持港獨,「即是喺北京眼中大家都是港獨派,不用分得那麼細」,因為任何對政治、民主派稍有認識的人來說也無法理解許郭2人為港獨派,「但係中央就經常都噉樣講,所以佢哋用得『暗獨』呢個字,其實係包羅萬有,指邊個民主派都得」。

Trevor Beel引述戴耀廷文章〈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何桂藍坦承當時曾經讀到,明言不同意「宿命」字眼,認為「宿命」意指「人係受一連串佢無法控制嘅因果所左右,但人自己永遠可以成為第一個原因,生又好死又好,有時難免要退,但係唔可以避。如果按我頭先嘅logic講嘅話,香港嘅宿命可能會變澳門,或者係大陸嘅任何一個城市,因為呢個係專制政權嘅慣性。但係,反抗唔係必然。香港面對嘅歷史局限,唔單止係束縛,亦都係香港之所以成為香港嘅條件,唔係話中共壓落來,香港人就一定會反抗,反抗係香港人嘅選擇,所以我認為用宿命來形容好唔啱嘅,呢個係一啲新嘅嘢」。

何桂藍指,「簡單來講,我就係唔同意戴耀廷個tone講到好似好宿命論噉啦,包括之後嗰10點,其實每一點都唔一定之後噉發生嘅,香港人嘅反應可能有唔同。雖然我話專制政權有自己慣性,但係加速要加速到有幾快,中共有自己嘅能動性嘅」。

法庭記者:陳子豪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