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 教育學生綠色建築概念 實踐低碳生活
發佈時間:12:00 2023-09-22
由商界環保協會主辦,建築環保評估協會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協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已步入尾聲階段。為期45個月的計劃,協助了125間學校減少平均碳排放量,當中包括為校舍進行設施改善工程,教育年輕一代減碳的重要性,深化綠色建築的概念,鼓勵師生實踐環保生活,最後參與計劃的學校均會獲得綠建環評既有學校認證,為未來緩和全球暖化作出貢獻。
綠色建築教育宣揚環保知識
「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除了通過進行改善設備工程,協助學校降低碳排放外,在教育方面亦下了不少苦功。學校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工作坊,啟發學生對綠色建築的興趣,並且讓有興趣的學生參與「學生大使計劃」作進一步培訓,加深學生對綠色建築的認識,幫助生涯規劃,訓練他們成為未來綠建及可持續發展領袖。
「學生大使計劃」是計劃的重要環保教育活動之一,參與計劃的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的陳妙霞校長表示東華三院一向重視環境保護,特別是培養屬校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綠色生活態度,「本校作為『綠色學校』,致力提供多元化學習活動,宣揚環保知識及培養學生環保生活習慣。『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除資助學校進行改善工程,有效節能和降低碳排放外,亦提倡綠色教育,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與本校環保理念不謀而合。」
學生大使計劃專題研習 鼓勵學生投入綠色活動
「學生大使計劃」有超過30間學校、逾150名學生參與,被老師推薦的學生大使善用課餘時間參與計劃中多元化的活動,除深入認識綠色建築等技術知識外,也培養他們多方面的技能以成為未來領袖,內容包括綠色建築網上研討會、設計思維工作坊、創意表達技巧工作坊、演講技巧工作坊和專題研習分享會等等。陳校長向來鼓勵學生參與多元活動,擴闊眼界,培養技能,「參與『學生大使計劃』的學生為校內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大使,他們經常參與校內校外環保教育活動,對宣揚環保生活有一定的知識和抱負。」作為學生大使的李凱琳、趙君瑜和張銘炬同學均表示透過計劃學會了綠色知識、思考方法、演講和表達技巧等,讓他們擴闊了眼界。三人曾參與STEAM活動,對科技和創新饒富興趣,因此在「學生大使計劃」的專題研習中,透過觀察及聯想到廚餘機造肥的其他可行性,配合已有的學科知識和技能,從廣及專,最後研發出善用廚餘的「廚餘發電機」。
三位學生大使完成了「學生大使計劃」的四個工作坊後,須於成果分享會中匯報專題研習的項目,李凱琳同學不想做千篇一律的項目,「我們透過在綠色建築研討會及創意表達技巧的工作坊裡學到的創造思考,加上我們對STEAM和科學的了解,嘗試造出有意思的研習,就是微生物發電機。」張銘炬同學表示學校有廚餘機產生的肥料,「我們學校每個星期都要做廚餘回收,而且不是每間學校都有廚餘機,所以就想到以廚餘做一件不一樣的事情,於是試試用來發電。」趙君瑜同學表示最初是無從入手的,「我們不斷找資料,了解當中的原理,再研究如何將發電機組裝起來,逐個問題去解決。」他們感謝學校提供協助,讓他們可把構思成真。
三位同學在校內廚餘設施和學科知識的結合下,研發了「廚餘發電機」,體現了創科研發的精神,同時實踐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行動。陳校長指三位學生大使透過早會、周會及校內刊物,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讓他們將學生大使計劃學會的綠色知識廣傳給更多同學,並且鼓勵學生相互學習和交流,一起投入綠色活動。「學生能透過活動增長環保知識,學習到如何實踐例如節能、減少浪費、綠色建築的環保原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等。更重要的是,培養公民應有的責任感和承擔精神,投入環保教育的活動中,反思自身角色,訂定可持續發展的行動計劃,激發同儕及社區對綠色生活的興趣,共建綠色社區。」
培養年輕一代的環保領袖
「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透過「學生大使計劃」讓學生了解綠色建築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使他們更了解人類行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並培養未來綠建及可持續發展領袖。學生大使獲得的寶貴體驗與知識,可於日後的學校活動中向其他同學、家長及公眾分享學校的綠建特色及環保理念。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