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李宇軒:陳梓華聯繫《蘋果》資助本地辦報展  宣傳「G20全球登報」行動

更新時間:15:57 2024-03-18
發佈時間:15:57 2024-03-18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踏入第47日審訊,亦是第四名「從犯證人」、「12港人」之一的「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出庭作供的第4日。李宇軒稱「英國眾籌登報計劃」最終籌得約30.8萬英鎊,並由前《蘋果日報》專欄作家Jack Hazelwood轉賬給他,而當時籌眾平台「GoFundMe」曾顯示籌得31.9萬英鎊,但後來獲告知有技術問題或信用卡退款的情況,所以最終籌得金額有差異。

相關新聞:
黎智英案│李宇軒眾籌戶口曾被懷疑「洗黑錢」 終由英藉《蘋果》寫手Jack Hazlewood帳戶收款
黎智英案│「香港眾志」協調於日媒落廣告 李宇軒相信由周庭負責:得佢識講日文
黎智英案│連登助宣傳眾籌逾700萬   黎智英公司墊支「G20峰會」登報費用

15:58  完庭

案件明日上午10時再續。

15:30  李稱Mark Simon想成立信託戶口hold住啲錢

李宇軒供稱,黎智英的私人助理Mark Simon要求把金錢轉帳到信託戶口,而非李宇軒的渣打銀行個人戶口,故找了律師幫忙開設「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戶口,與美國人士聯絡。李稱:「Mark想去成立一個trust hold(信託戶口持有)住啲錢,要搵啲trustee(信託人)」,Mark Simon希望信託人是美國公民,以減低戶口被香港銀行系統凍結資金的風險。

李提及,2019年8月至9月,Mark Simon安排李宇軒會見美國參議員Rick Scott、Rick的助手Scott Sciretta及領事館職員Alan Brinker,而李宇軒表示:「仲有其他人,但我唔記得邊位」。

法官李運騰提到,「英國眾籌登報計劃」是使用《蘋果日報》專欄作家Jack Henry Hazlewood的英國銀行戶口收取眾籌款項,然後Jack Henry Hazlewood直接把錢轉帳予李宇軒。對於「G攬」計劃則以美國銀行戶口收取眾籌款項,李宇軒及後才知道是Mark Simon的銀行戶口。

李宇軒表示當時的討論結果是:「盡量希望啲錢不能留於香港銀行系統,減低香港銀行系統凍結金錢的風險」,令眾籌金錢留在香港的時間減少。李表明當時Mark Simon沒有意圖要把金錢轉至「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戶口,再把金錢轉至李宇軒的個人戶口,而是眾籌金錢均保存「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戶口,各方包括李宇軒如曾為「G攬」計劃墊支,則向報銷並從「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戶口取回他們所墊支的金額。

根據「G攬」計劃的收支報表顯示,截至2020年3月的支出共730萬元港幣。李提到第四次眾籌計劃名為「重光香港計劃」(Rise From the Ashes Crowdfunding Campaign),但李宇軒則沒有參與。

15:00  李指不知「GoFundMe」籌得款項有否轉入Mark Simon戶口

李宇軒供稱,「G20全球登報計劃」使用「GoGetFunding」眾籌平台,而「英國眾籌登報計劃」則使用「GoFundMe」平台,在「G攬(G20×攬炒團隊)」活動,他們衡量過後決定使用「GoFundMe」,而「GoFundMe」不能直接眾籌港元,所以他們選擇眾籌美金,因為「係一個通用嘅國際貨幣」,而「G攬(G20×攬炒團隊)」活動亦不限於英國,故不眾籌英鎊。

控方續問及「G攬(G20×攬炒團隊)」活動中,收取眾籌眾款的銀行戶口。李宇軒稱是使用名為「Project Hong Kong Trust」的戶口,該戶口是在美國銀行「Amalgamated Bank 」,該戶口由3個「de jure(法律上)」美國居民控制,其中一位名為「Katherine Cheng」,但李宇軒不記得其餘兩人。

李宇軒又解釋,「GoFundMe」規定收款戶口須為美國戶口,於是當時需要找人提供戶口,而因為該次眾籌目標超過180萬美金「都幾多」,所以如果收款戶口沒有處理這類大額交易,會面對「洗黑錢」風險,「要揾美國有咁上下有錢嘅人」。

李宇軒稱中途曾有人介紹一個美國有錢人,但該名美國人在使用自己銀行戶口收款後,「發覺佢個銀行戶口個邊就真係砸住左條數」,「佢就去聯絡佢嗰個銀行,嘗試去解釋(眾籌款項)來歷但失敗」,最後需要透過「GoFundMe」去收回款項。

李宇軒續指他們其後再找另一名美國有錢人士,「後來我知道2號有錢人係Mark Simon」,「我記得係T(陳梓華)個邊幫手揾」,後來成功從「GoFundMe」取得款項及轉入「Project Hong Kong Trust」戶口。

李宇軒又指,他嚴格來說不知道「GoFundMe」籌得款項有否轉入Mark Simon的戶口,並憶述當初他在Tg聯絡陳梓華,因為「1號美國有錢人」提取眾籌款項不果,所以問陳梓華「有冇計」、「佢就話佢個邊諗下辦法」,最終陳梓華表示他找到人。

李宇軒續指,最遲在2020年2月,因為要處理「G攬」的收支報表,所以他向「Project Hong Kong Trust」取得銀行月結單,「我就見到入錢個度寫住Mark Simon」。

法官李運騰問到轉賬的日期,李宇軒指在2019年底或2020年初。法官李運騰續問到當時李宇軒有否注意到該次轉賬,李宇軒稱「應該係Mark Simon過數之後,T(陳梓華)有同我講」,但他當時沒有查看銀行記錄。

李宇軒又指該筆款項扣除陳梓華那方墊支的部分後、「轉落去『Project Hong Kong Trust』」,而陳梓華那方墊支的款項「大概3球半(350萬)港紙」。

14:40  開庭  李指無在陳梓華手上攞過任何錢

李宇軒憶述陳梓華曾問他可否向「報紙展」資助港幣3至4萬元,又指他欠陳梓華逾港幣100萬元時,陳梓華也需一段時間才可提供戶口號碼給他還錢。李宇軒確認「我淨係俾過一次錢Chartwell Holding Limited,港幣156萬元個次」。李提到最終《蘋果》基金資助「報紙展」,令李質疑為何陳梓華問他會否資助「報紙展」,李認為陳梓華曾向他提起過一些與《蘋果》基金有關的事宜,但卻忘記任何詳細事件,表示「依部分記憶模糊」。

李宇軒指他最終沒有向「報紙展」資助港幣3至4萬元,又「一定無係T(陳梓華)手上攞過任何錢」,李宇軒列出「報紙展」的報紙包括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英國《泰晤士報》(The UK Times)、英國《倫敦旗幟晚報》 (Evening Standard)、英國《City A.M.》、英國《The Week 》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德國《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法國《世界報》(Le Monde)、意大利《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及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等。

李指出,「G攬(G20×攬炒團隊)」活動中「有人負責搵報紙、聯絡報紙,有人設計app同寫copy」,「攬炒巴」劉祖廸則負責在「連登出post」。李提到在連登,「攬炒巴」的戶口「勁過」「家樂牌通心粉」,「攬炒巴」的戶口會有「多啲迴響」,所以由「攬炒巴」負責在「連登出post」,帖文簡介當時「搞G攬眾籌」並提供相關網止鏈結。

12:25 李指「G攬」行動目的是想引起國際關注

控方問到,就「G20全球登報計劃」,香港有沒有類似或相關活動。李宇軒稱在2019年8月或9月曾舉行報紙展,讓身處香港的香港人可以看到「G20全球登報計劃」的國際報章廣告,該主意是由一個「G20全球登報計劃」相關Tg群組提出。李宇軒指不肯定舉辦地點是否在富德樓,但他有「做一日義工」、負責「睇場」及介紹。李宇軒又指,他在中途知道,陳梓華或者陳梓華「穿左《蘋果日報》個邊」資助了報紙展3萬或4萬元。

控方續問到「G攬」行動。李宇軒稱在2019年8月發起,因為「G20全球登報計劃」及「英國眾籌登報計劃」都「ok成功」,「想join hand(聯手)整個campaign 」、「所以就有兩個溝埋一齊嘅G攬campaign」,而「G20全球登報計劃」及「英國眾籌登報計劃」的兩個團隊均有人參與。控方又問到陳梓華有否參與「G攬」行動,李稱「through(透過)我,有」,指自己會與陳梓華透過Tg私聊討論。

李宇軒又指,「G攬」行動的目的大概是想引起國際關注香港當時的民主自由狀況,即2019年至同年8月的時間段,由於同年初已有《逃犯條例》遊行,但大規模的遊行在6月才開始,所以李宇軒認為沒有「cut-off point」。

12:05 李宇軒曾與重光團隊創始成員之一Shirley Ho於美國見面

控方針對「重光團隊」(Stand with Hong Kong Fight for Freedom,簡稱:SWHK)作提問,李宇軒同意「重光團隊」成立後逐漸擴大活動範圍,除了登報計劃,亦會「搞支持香港嘅Event(活動)」、聘請顧問公司、在社交媒體登廣告等。

李宇軒提到「重光團隊」有一名創始成員為Shirley Ho,她是一名天體物理學家(astrophysicist),但李宇軒不知道Shirley Ho是從什麼途徑加入團隊,而Shirley Ho當時身處美國,2019年7月尾至8月頭曾與李宇軒在美國華盛頓會面,亦曾與李宇軒前往日內瓦,李宇軒指Shirley Ho當時的角色像是一名年長女伴(chaperone)。

李指「攬炒巴」劉祖廸在英國眾籌登報計劃時於連登有號召力

控方問及「攬炒巴」劉祖廸在「重光團隊」的角色,李宇軒表示劉祖廸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攬炒巴」,他解釋在「G20全球登報計劃」時「家樂牌通心粉」在連登有號召力,而在「英國眾籌登報計劃」時則是「攬炒巴」在連登有號召力。他同意「攬炒巴」的角色可算是精神領袖,「攬炒巴」也會發帖並在Telegram積極討論。

李宇軒指「攬炒巴」劉祖廸在連登有十分多支持者,也在Telegram討論中十分活躍。當控方問及「英國眾籌登報計劃」的Telegram群組名稱時,李宇軒表示當時有數個相關群組,但因為群組名稱多次改動,群組亦曾刪除及重開數次,所以記不起群組名稱。

11:25 小休30分鐘。

11:00 「攬炒巴」望將廣告變成實際政治行動

控方展示英國倫敦出版的政治和文化雜誌《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的廣告發票,廣告費為1200元英鎊,李宇軒的銀行月結單則顯示他在2019年7月24日向New Statesman Limited支持1,200英鎊,扣除了戶口的港幣11,735元。

控方續展示廣告,李宇軒確認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的廣告及相關發票和銀行轉賬記錄,並確認當時支付了2,333英鎊。控方亦向李宇軒展示一張從他手機內檢取的雜誌《旁觀者》相片,但李宇軒稱不記得如何取得該相片。

控方續指出在一則廣告上寫着「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及「sign the petition: standwithhk.org」,並問李字軒廣告中的「petition(請願)」是指甚麼。

李宇軒稱對象應該是英國國會的選民,「畀嗰啲voter(選民)去match(配對)返自己MP(Member of Parliament;國會議員)嘅petition」、「但跟住做咩唔記得」,並指這是「攬炒巴」提出,「佢就希望將廣告轉變成concrete political act(實際政治行動)」。

最初為方便登廣告而成立「重光團隊」 李宇軒、攬炒巴同為成員

控方續問到「standwithhk.org」(重光團隊)是甚麼組織。李宇軒指「我係佢嘅一部分」,並解釋該組織「由一班國際上嘅香港人同埋關心香港嘅人組成,去組成一個Activists(社運人士)嘅組織」、「去爭取當時香港嘅民主自由」,成員亦包括「攬炒巴」、「Always 」、「Madison」及「Shirley Ho」,李宇軒稱「一定有其他人,但我而家記唔起」。

李宇軒指該組織在2019年7月「英國眾籌登報計劃」期間成立,指「G20全球登報計劃」的廣告右下角會找到「一啲類似一個creditor或者人」,並舉例當時在日本《朝日新聞》(The Asahi Shimbun )登的廣告右下方就有「Demosistō」(香港眾志),這是由於部份報章不接受匿名登廣告,甚至要求提供人名或組織名;而當時「香港眾志」同意「落名」。

李宇軒續指,因為「想揾一個統一/大家都comfortable(舒適)嘅機構」,最後在Telegram投票選出該組織名稱,而「英國眾籌登報計劃」的所有廣告都用此組織名義,「一開始點解會成立呢個組織,就係為左落呢啲廣告」、「而後期個scope(範疇)就擴闊,唔止報紙廣告」。

10:40 在英國《衛報》登廣告指中國修訂《逃犯條例》 呼籲英政府制裁中國

控方展示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廣告費發票,費用為4萬英鎊。李宇軒確認「英國眾籌登報計劃」曾在英國《衛報》下兩日廣告,主題為《中英聯合聲明》有關香港的問題,廣告內有一句指:「Will Britain hold China to its promise? (英國會否促使中國遵守承諾?)」,內容提到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保證,英國移交香港給中國後,香港人將享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等基本自由,但中國多次違反此聲明的條款,侵蝕了本應保障香港公民和政治權利和自由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機構。

內容又提及,中國最近一次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是在反修例事件,當時中國修改《逃犯條例》,欲把香港持有不同政見的人士送往中國內地受審,導致香港200萬人上街示威抗議,引致持續的大規模抗議行動。「所以我們一群來自世界各地、關注情況的香港人,呼籲英國政府向壓制香港人人權和自由的人士實施制裁。」

10:25 李宇軒不知向他報銷墊支款項人士身份

控方在「英國眾籌登報計劃」收支報表中,「支出」一欄顯示有廣告支出、社交媒體廣告支出、網頁IT支出、活動及材料支出、交通支出、眾籌支付應用終端支出、銀行手續費,列出每項支出的金額及簡述。

控方指有些支出是給「funder 1(資金提供者1)」、「funder 2」、「funder 3」等人,李宇軒表示他是「funder 1」,但他不知道誰是其他資金提供者,「全部唔知真人係咩人」。他解釋當時情況時不同資金提供者先墊支,其後再向他申請報銷款項,他又舉例指「funder 2」不一定是人,但是同一個找他報銷的「source(出處)」。

李宇軒指社交媒體廣告支出,包括「英國眾籌登報計劃」在Facebook、Twitter、Google下廣告的廣告費,但他不知道實際的廣告內容,顧問費則包括兩間英國顧問公司89UP及白宮顧問有限公司(The Whitehouse Consultancy Ltd)等。李指英國登報活動由「攬炒巴」處理,他不知道每個活動內容,但大概的活動主題均是「Support Hong Kong (支持香港)」。

10:05 開庭

李宇軒身形瘦削,身穿白色襯衫,蓄黑色短髮及戴上黑色長方框眼鏡,在3名懲教人員陪同下,從法庭特別通道走到證人席就坐。

控方繼續問及2019年7月的「英國眾籌登報計劃」,並向李宇軒展示一份相信由他製作的收支報表。李宇軒指那是他製作的「worksheet(工作表)」。控方指出該文件顯示「英國眾籌登報計劃」的收入約為31.9萬英鎊,但經調整後約為30.8萬英鎊。

李宇軒確認前《蘋果日報》專欄作家Jack Hazelwood當時轉賬了約30.8萬英鎊給他,稱「英國眾籌登報計劃」的實際收入為308,299元英鎊,並引述控方上星期展示的《蘋果日報》報道《遊行被圍捕險洩身份攬炒巴死裏逃生帶署歷警暴拒保後返英》,指該報道上有籌眾平台「GoFundMe」的截圖及顯示金額約31.9萬英鎊,但這與他最終從Jack Hazelwood收到的金額有差異,向「GoFundMe」查詢後,得知可能是技術問題或有信用卡退款的情況。

全數英國眾籌款項30.8萬元用盡 不足款項由G攬campaign填補

控方又問到「英國眾籌登報計劃」的總支出,李宇軒指為308,299元英鎊,即「成個crowdfund用哂」。控方問到有否出現赤字(deficit),李宇軒解釋當時如果有「英國眾籌登報計劃」款項不足的情況,會由「G攬campaign(G20×攬炒團隊)出埋」,並舉例如果有一張5元的單據,而「英國眾籌登報計劃」只剩下2元,剩餘的3元將由「G攬」出。

李宇軒又稱,因為「英國眾籌登報計劃」是「講同英國有關嘅活動」,「而黎緊嘅G攬campaign係全球有關活動」,所以「G攬」的範圍涵蓋英國活動。

案件編號:HCCC51/2022
法庭記者:劉曉曦 王仁昌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