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中英街檢查站推「無感通道」 刷臉出入可偵測兩人同行無需停步
發佈時間:16:01 2024-12-23
【中英街/無感通道/沙頭角】沙頭角中英街檢查站今日(23日)起,持有效禁區許可證人士,經登記後可使用「無感通道」出入境,取代過去的人工查核。在沙頭角居住逾70年的老街坊翁先生大讚當局措施便民,稱自己近年在中港兩地頻繁來回,早於兩個月前已登記「無感通道」。
已登記市民仍須攜帶「禁區紙」
當局今日向傳媒介紹「無感通道」的人面辨識科技及檢查站設計,入境處總入境事務主任(系統支援)管制站林喜騰表示,「無感通道」透過人面識別技術,比對資料庫內的資料,能提升檢查站的處理效率,為往來人士提供更便捷和優質的體驗,機器亦可同時偵測兩人並行,強調已登記的市民無需停下來即可過關。林喜騰提醒市民,已登記使用「無感通道」的人士,仍須隨身攜帶電子或實體禁區許可證,以便有需要時供檢查站人員查核。
邊界警區總督察(行動)張澧騏表示,檢查站會24小時開放,兩旁各有3名警員駐守。當局亦即席向傳媒示範市民過關情況,如市民事先進行登記,系統會出現綠燈,並指示「請前進」;如沒有進行登記,系統會出現紅燈,並指示「請停步」,然後會有邊境人員前來檢查證件。海關高級督察蔡鎮波表示,除「無感通道」外,中英街檢查站亦設置「人工通道」和「貨運通道」,供未有登記「無感通道」人士使用。
設計以孔嶺站為藍本
建築署工程策劃總監王安華表示,現在中英街檢查站的地點,曾經是粉嶺至沙頭角支線的沙頭角總站附近位置,過去是重要交通樞紐。檢查站的設計以當時沙頭角支線的孔嶺站及香港舊式火車站為藍本,運用中式青磚牆、白色麻石腳線、中式窗戶、白色柱子、木製長椅,以及火車路軌上的枕石,採用簡約手法,呈現當時實用火車站的特色。
他續說,為了呼應檢查站的簡約設計,並融入周邊自然環境及建築氛圍,面向中英街的外牆安裝上仿生鏽模樣的裝飾鋁板,特色牆與檢查站芳石屋上利用舊日火車路軌造成的電線桿互相呼應,特色牆上亦設置了以銅板製成的昔日火車圖樣,在記錄粉嶺至沙頭角支線的歷史之餘,也讓沙頭角中英街增加多一個打卡點。
王安華表示,檢查站的設計中預留了兩條專供禁區人士進出的通道及一條貨運通道,不僅考慮到居民及物流的進出需求,還兼顧政府部門的運作需要,亦為旅客提供打卡好去處。
他特別提及通關大樓面向中央庭園的一面設有玻璃牆,不僅配合檢查站的運作需要,亦有利自然光線進入大樓,通關大堂內更設有傳感器,當自然光線充足時,會自動關閉部分照明系統,減低能源消耗。
↓↓保安局長鄧炳強親身示範無感通道↓↓
記者︰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