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特色建築說城市故事 深度旅遊展文化底蘊 業界籲完善導賞普及教育

更新時間:08:15 2025-01-16
發佈時間:08:15 2025-01-16

香港中西薈萃,建築設計別具匠心,文體旅局也看準當中特色。上月底發表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中,推動業界開拓與特色建築相關的旅遊產品,讓旅客更深入了解本地文化和生活方式。有建築師指,旅遊及建築業界必須緊密合作,以提供更深入的導賞服務,而規劃建築導賞時,都要平衡旅遊和民生,避免過度消耗景點。跨業界合作外,完善建築旅遊仍有賴政府協助拆牆鬆綁;有學者指,長遠應從教育入手,讓市民多認識建築和城市空間,惟許多本地建築都欠缺歷史資料,若然相關部門有記錄,盼能配合研究,共同打好基礎。 

去年香港首次舉辦「打開香港」,共50多座地標建築開放予公眾探索。
去年香港首次舉辦「打開香港」,共50多座地標建築開放予公眾探索。
 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曾舉辦歷史建築導賞團。
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曾舉辦歷史建築導賞團。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上月發表《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推動業界開拓與特色建築相關的旅遊產品。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會長吳韻怡指,香港是中西交融的城市,從建築物設計上可看出歷史背景,如戰後建築特色以「功能」主導,近年比較標誌性的皇都戲院,不像傳統建築講求左右對稱,而是集合多功能於一身,「功能上有戲院、住宅和商場。」

為景點編碼 製作導賞導航

除了中西薈萃,「香港散步學」創辦人黃宇軒指,本港有因應地形而出現特殊建築,部分建築物依山而建,或因為擠擁而出現高密度狀態。建築師彭展華同意指,俗稱「怪獸大廈」的鰂魚涌海山樓,是外國人眼中的奇觀,「他們覺得香港建築又高又密,建設時好高難度。」而香港不只華人聚居,更有不同種族人士,市中心亦有清真寺、志蓮淨苑等宗教場所,「多元化就是香港的建築特色。」

本地素有以建築為主題的導賞團,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總幹事林志挺舉例,如參觀大館、半山景賢里等,中區更有一條熱門旅遊路線,從中環終審法院起步,經過皇后像廣場,再到滙豐銀行大廈、聖約翰座堂和香港外國記者會等,最後於西環結束行程,導賞員會沿途講解建築的特色和歷史,頗受旅客歡迎。

他指,現時某些景點每逢周末及假日,都會舉辦數場公眾導賞團,但香港有很多建築物尚待發掘,日後開拓旅遊產品必須做好組織,如政府及業界可以為上述路線中的景點編碼,並為各建築物撰寫導賞內容或錄製語音導航,遊客可自行按號碼順序遊覽,再掃描二維碼獲取相關資訊。

香港是多元化社會,市中心有清真寺、志蓮淨苑等宗教場所。
香港是多元化社會,市中心有清真寺、志蓮淨苑等宗教場所。

平衡旅遊民生 免過度消耗

要善用香港的建築資源,旅遊及建築業界必須緊密合作,才能提供更深入的導賞服務。吳韻怡指,建築師懂得「閱讀」建築物,理解背後設計理念,部分資料會從建築圖則反映出來,有些則是跟其他地區的建築物作出比較後,看出箇中特色。

她指,導賞員向外地旅客講解時,要先從大環境出發,說明該建築物或建築群選址及興建的原因等,「當參加者了解建築物因為歷史因素才出現,也會明白建築設計。」她又說,部分內容需要業內人士解釋,例如本地《建築物條例》近年作出修訂,欄杆高度由90厘米增至1.1米高,故活化部分舊式建築需要加高欄杆,「當我們解釋過後,參加者就會明白是《條例》有所要求,而不是建築師想這樣設計。」

建築旅遊仍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建築歷史學者及建築師(英國)黎雋維指,以往規劃建築導賞時,都要考慮建築物容納的參觀人數,「部分建築物空間較小,不宜發展成旅遊熱點」,故政府可為旅遊業界提供指引,平衡旅遊和民生,避免過度消耗景點。他認為,日後開發新建築景點時,可以參考前深水埗配水庫在開放初期限制參觀人數,及後才放寬不用預約入場的做法,以保留歷史建築的氛圍。

跨業界合作外,完善建築旅遊仍有賴政府協助拆牆鬆綁,例如部分法定古蹟因其實際情況、基於保安或私隱考慮、有待活化或正進行維修工程等原因,而沒有對外開放,坊間組織想申請到大會堂演講廳等政府地方作導賞,也甚艱難。

建築師彭展華認為,長遠應從教育入手,讓市民多認識建築和城市空間。
建築師彭展華認為,長遠應從教育入手,讓市民多認識建築和城市空間。

教育入手 讓市民認識建築

彭展華認為,長遠應從教育入手,讓市民多認識建築和城市空間,有關部門應集結古物古蹟辦事處及民間進行的研究,加入中、小學課程,甚至出版圖書說明建築史。惟黎雋維補充,許多本地建築物都欠缺資料,甚或不清楚資料庫存在哪些位置,使研究工作艱困,「根本無從入手。」他舉例,嘉頓中心由著名的民國建築師朱彬興建,以往多份研究都沒有註明,直至自己偶然看到圖則以及建築師簽名,才有所發現。建築資料不齊全並非香港獨有的問題,但他相信,發掘建築物成旅遊景點,也要作周全研究,若然政府相關部門有記錄資料庫存的位置,配合研究或更理想。

發展局回覆指,香港現有136項法定古蹟,其中65項屬私人擁有,當中絕大多數已透過不同形式讓公眾參觀,只有極少數因其實際情況及原因,例如基於保安或私隱考慮,或因有待活化或正進行維修工程,而沒有對外開放。政府鼓勵業權人在可行情況下,適度開放他們擁有的法定古蹟供公眾參觀;發展局轄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和古蹟辦會向業權人提供適當支援,如相關法定古蹟坐落在文物徑上,古蹟辦會安排人員巡視及清潔,以確保它們得到合適的保護。

局方會繼續與旅遊事務署和旅遊業界緊密合作,古蹟辦亦會為法定古蹟安裝歷史資訊牌,讓公眾了解其歷史背景及文物價值。此外,古蹟辦已為15幢法定古蹟及3幢已評級的歷史建築製作虛擬導覽,並上載至古蹟辦網頁內,讓公衆透過電腦或流動裝置,了解及欣賞香港的歷史建築。

去年香港首次舉辦「打開香港」,共50多座地標建築開放予公眾探索。
去年香港首次舉辦「打開香港」,共50多座地標建築開放予公眾探索。

業界盛事「打開香港」 不同角度展現港建築

去年,香港首次舉辦建築界盛事「打開香港」(Open House Hong Kong),有統籌委員會成員希望,從不同角度展現香港建築,令市民重新認識城市。

「Open House」計劃源於30多年前的英國倫敦,時至今日,全球已有60個城市利用「Open House」品牌做城市建築開放,去年更首次在港舉辦,共50多座地標建築開放予公眾探索,包括歷史建築、大學校舍及酒廠等,統籌委員會由建築師、學者及歷史研究員等組成,務求從不同角度展現香港建築。

建築師麥憬淮指,從官方角度出發,旅遊景點大多是具歷史價值或著名的城市地標,但香港仍有其他面向。他舉例,市民到日本及美國等地旅行參觀酒廠或酒窖,大多是一層平房或地下室,而且都要駕駛一段長距離,但香港卻有酒廠置於工廠大廈一個高層單位,「希望大家重新認識城市。」

此外,活動為主辦城市帶來經濟效益,建築師彭展華指,倫敦去年辦800多場相關參觀活動吸引逾20萬人參與,約30%參加者非本地人,收益折合約7000萬港元,主辦方更與出租住宿的平台合作,「不只是分享建築,也有助旅遊經濟。」

圑隊未來仍會繼續舉辦「打開香港」,彭展華直言,現正申請資助,盼活動規模進一步擴大。麥憬淮亦言,交流會令建築設計和城市生活氣氛更健康。

建築師麥憬淮希望,「打開香港」讓市民重新認識城市。
建築師麥憬淮希望,「打開香港」讓市民重新認識城市。

從建築粗獷主義 參透戰後社會歷史

近年,「粗獷建築」概念在本地建築界討論度高,有深入研究的建築師指,當中可以參透到戰後的社會歷史,以及業界如何透過設計應對大眾需要。

粗獷主義(Brutalism)源於1950年代的英國,以凸顯建築材質和結構見稱,避免裝飾性設計。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會長吳韻怡指,粗獷主義是現代戰後主義的分支,辨識度高,容易引起大眾注意和興趣。建築師彭展華近年研究「粗獷建築」概念,他指,細看大館、中環街市及元創方等建築,皆成功保育且運作多年,使他理解「保育」是由時間推演而來,「可能未來10年就會看如何保留戰後建築。」

他指,粗獷建築跟本地建築師發展,和當時社會甚有連繫,該些建築正是香港初代建築系大學生的「作品」;香港戰後建築仍不算高密度,粗獷建築便開始改變,例如跑馬地有一座結合馬房及住宅的大樓,亦有混合功能的工廠興建至6至7層高,內有飯堂、辦公室及普通工廠空間,「粗獷建築能折射當時的社會歷史故事。」

記者:仇凱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