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戲院結業︱議員倡政府協助延續粵劇經濟 戲院舞台特色布局需研保育良方
更新時間:08:30 2025-02-03
發佈時間:08:30 2025-02-03
發佈時間:08:30 2025-02-03
【新光戲院/結業/粵劇/立法會議員】對新光戲院即將成為歷史,有立法會議員認同政府需協助新光戲院尋覓新址,以延續北角悠來已久的「粵劇經濟」。有當區區議員表示,區內缺乏新光同類場地,期望新業主、政府及區議會可三方共同商討,如何在不影響宗教活動同時,盡量保育新光戲院的内部布局。
新光戲院屬非常重要文化地標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指,新光戲院開業半世紀以來,與粵劇的傳承和發展建立非常深厚的連結,更為北角帶來重要經濟活力,屬非常重要的文化地標。在戲院關閉後,原本每年400多場演出、粵劇從業員,以及大量的粵劇觀眾均面臨「重置安頓」問題;新光戲院的粵劇文化如何傳承也值得關注。
相關新聞:新光戲院結業︱李居明 : 感難過如同目送親人離開 將與新業主磋商盼有轉機
霍啟剛指出,《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及要「支持培育粵劇高質量發展」,冀政府貫徹藍圖目標,從場地分配、人才培養方面入手,並應加強與業界溝通,了解受新光戲院結業影響的劇團當前急需解決的困難,並協助新光找到穩定表演場地。
區議員 : 新光戲院是集體回憶 也是舉辦社區活動重要場地
東區區議員丁江浩認同,新光戲院是老街坊們的集體回憶,也是舉辦社區活動的重要場地,且戲院內設1000個座位,尤適合知名度較低的團體試踏台板,「一般社區會堂只有300至400個座位,若要改裝做戲曲表演場地,舞台裝置都較貴」。
相聞新聞:新光戲院結業︱學者:粵劇觀眾群無壯大 不改善難有大改變
對新光戲院稱正與新業主Island ECC商討未來發展。丁江浩認為若教會有意釋出場地,予粵劇界使用固然是好事,但亦需關注新光舞台設計能否保留,「新光的舞台設計是一大特色,期望教會、政府及區議會可共同磋商,可怎樣作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