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智英慫恿前線勇武《國安法》實施後仍要繼續抗爭到底
發佈時間:11:54 2025-02-07 HKT
![黎智英案│控方指黎智英稱不知有「攬炒團隊」屬謊言 因黎曾收陳梓華訊息表明團隊眾籌上線](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afd3bff32af18cc46bce58f978fa0688/2025-02/20250207_NEWS___0.png)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三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踏入第130日審訊,黎智英第38日出庭自辯,控方第12日盤問黎智英。控方提到黎智英出庭作供後一直指自己在本案審訊後才首次聽說「攬炒團隊」,但控方展示黎智英的訊息紀錄,發現陳梓華早於2020年向黎智英傳送有關「攬炒團隊《重光香港計劃》眾籌上線!」的訊息。控方直指黎智英聲稱自己在審訊前一直不知「攬炒團隊」屬謊言,黎智英辯稱:「我只是記不起來」,否認他在2020年已聽說「攬炒團隊」,強調自己本身說對眾籌活動沒有興趣。
控方證黎2020年已知「攬炒團隊」存在
陳梓華在2020年5月28日傳送「連登」帖文連結給予黎智英,帖文標題為「【突發】攬炒過後是晨曦!攬炒團隊《重光香港計劃》眾籌上線!」,帖文內容提及「2019年5月⋯⋯嗰陣我地香港人仲未有同中共攬炒嘅決心」,「一年過去,我經歷過一丁友開始招兵買馬,提出攬炒,集合到全球團隊,靠無數手足力量一齊破局破足一年」,「2020年5月,國安法兵臨城下,但我地香港人已經準備好攬炒」,又提到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直言香港自治已死,全面制裁即將降臨」。
控方問黎智英知否「攬炒巴」劉祖廸當時游說外國全面制裁中港政府,黎智英指自己不知道。控方指出,黎智英2020年6月16日與陳梓華第六次會面時,指示陳梓華叫SWHK(重光團隊)成員等人進行國際游說及國際文宣工作,黎智英回答:「完全不同意(totally disagree)」。法官李運騰亦問及黎智英知否「攬炒巴」劉祖廸當時主張進一步制裁中港政府,黎智英表示他並不知道,另稱陳梓華從沒向他報告過有關SWHK(重光團隊)的活動事宜。
黎要求陳梓華「必須堅持」
控方引述「從犯證人」陳梓華早前證供指,黎智英在2020年6月16日與陳梓華第六次會面,黎智英形容《香港國安法》「雷聲大雨點小」,陳梓華憶述黎智英當時聲稱:「我唔會有事,我會以身作則繼續在不同媒體呼籲制裁,要求外國關注」,黎智英當時亦要求陳梓華「都應該係咁」,要求陳梓華與其他人在文宣及「國際線」方面「都要繼續做」,「要支持初選」。黎智英在辯方主問時否認他曾作出有關「以身作則、呼籲制裁」的言論,解釋指他得知《香港國安法》後十分謹慎,接受訪問時也避免提及制裁。
控方展示《蘋果日報》時任副社長陳沛敏在2020年5月21日向黎智英傳送《人大今晚公布「港版國安法」 堵國安漏洞有別23條》的新聞連結,而黎智英把該新聞連結轉發予陳梓華,又向陳梓華稱:「X街打到嚟喇!你講得對!」控方問黎指陳梓華說對了甚麼,黎指他已忘記。
控方另展示陳梓華回覆黎智英的訊息,陳回覆黎:「事情至今,已經難以逆轉形勢,我唯一擔心是你與李柱銘( Martin )及你們家人的自身安全,萬事請以自身安全與事業存續為首要考慮。國安法主要針對境外內勇武人士,港獨分子及煽惑群眾人士。你務必謹慎」黎智英當時回覆陳梓華,表明不要擔心自身安全,他已準備好戰鬥到最後,又指「我們可能不會贏,但必須堅持」,故即使《香港國安法》來襲,他們都應堅持「繼續抗爭,繼續推動制裁」。
控方指出陳梓華當時對《香港國安法》來襲一事表達擔心,但黎智英仍要求陳梓華「必須堅持」;黎智英解釋他只是在安慰陳梓華,是作為前輩對年輕人說的話,而且陳梓華當時擔心黎智英及其家人的安危,黎智英便叫陳梓華不用擔心。控方又提到黎智英當時指明「我們可能不會贏,但必須堅持」,是否希望陳梓華繼續行動,黎智英稱:「一旦出來參與爭取自由鬥爭,就準備好戰鬥到最後」,並確認他是「戰鬥到最後」是戰鬥到《香港國安法》生效後。
否認要求陳梓華繼續戰鬥
控方繼續展示陳梓華與黎智英對話紀錄,陳梓華指李柱銘教導他「時勢造英雄」,「我已沒有回頭路了,我有責任要盡可能保護我們的力量。我也不會放棄。如果你們所有人都倒下了,我將是最後一個屹立不搖的人」。黎智英回覆陳梓華稱:「這就是爲什麼你和你的戰友如此重要。這將是一場漫長的戰爭,你是我們取得勝利的希望」。控方問黎智英是否要求陳梓華戰鬥到《香港國安法》生效後,黎稱他沒有要求陳梓華繼續戰鬥,只是提到這是一場漫長的戰爭。法官杜麗冰提出,黎當時向陳稱「你是我們取得勝利的希望」,黎解釋此為鼓勵說話。法官李素蘭問黎,陳梓華是否為黎智英而戰;黎否認。控方問黎,為何黎當時沒有叮囑陳梓華《香港國安法》來襲及切勿違反《香港國安法》,黎稱陳梓華是成人,他又不是陳梓華的父親,毋須教導陳梓華怎樣做。
控方指出,陳梓華與黎智英在2020年1月台北會面後曾通電話,陳梓華告知黎智英「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及「攬炒巴」劉祖廸同意支持國際線,並會跟從黎智英的方向行事,陳梓華亦指李宇軒會打「國際線」。黎智英指陳梓華捏造證供。控方再提到陳梓華與黎智英在2020年1月26日通電話,陳指「攬炒巴」劉祖廸不想參與「議會線」,但願意在「國際線」全力以赴。
根據控方案情指,李宇軒、陳梓華及「攬炒巴」劉祖廸在黎智英的指示下,與美、英、日三國的政客接觸及維持緊密聯繫,成立了3條「國際線」:「美國線」、「英國線」和「日本線」。黎智英則指他從未聽聞過「日本線」。
法官引黎與裴倫德訊息紀錄反駁黎「不認識」之說
黎智英指他在2020年6月16日與陳梓華第六次會面時,已沒有提及「攬炒巴」劉祖廸,也未聽說過「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英文全名: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簡稱IPAC)的名稱。控方指「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早於2020年5月31日向黎智英傳訊息,提及「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並質疑黎智英出庭作供時一直堅稱自己從沒聽說過IPAC的存在。黎智英指他不知IPAC是「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的簡稱,又指訊息雖顯示他當時被告知IPAC的存在,但他想不起來。
控方問黎是否不知道「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就是IPAC的全名,黎同意並指他沒有認真看待這些組織名稱。「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向黎智英介紹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法官李運騰根據黎智英及裴倫德的訊息紀錄可見,二人不斷在討論IPAC的事情,但黎智英卻稱自己不知道IPAC又不認識裴倫德。黎智英則指他與裴倫德並不熟稔。
法官杜麗冰質疑若裴倫德向黎智英傳送寵物廣告,黎智英會否在引人注目的位置登報協助宣傳,黎智英指每當裴倫德向他傳送一些有關IPAC的文件、網址連結等,他也沒有閱讀,而是直接轉發予《蘋果日報》下屬,讓他們決定會否發布或登報,但不會免費協助登廣告。法官李素蘭問黎是否指自己不知道甚麼是IPAC,又不知道《蘋果日報》曾發布有關IPAC的報道,黎智英承認。控方讀出IPAC的簡介,指出IPAC與黎智英的理念及目的一致,黎智英表示同意。
相關新聞:
黎智英案│黎智英於《國安法》實施後仍大肆宣揚顛覆「初選」 陳梓華發訊感謝黎所做的一切
黎智英案│黎智英知悉美國政府關注所謂「初選」計劃 落力為籌備「初選」工作出謀獻策
黎智英案│黎智英支持前美駐港總領事建議 親自推動勇武派建領袖團
黎智英案︱黎智英承認全權委託Mark Simon代其對外溝通 包括向美國提交制裁港官名單
黎智英案│黎智英聘時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 以認識參眾議員及白宮人物 及為他出謀劃策 包括建議制裁中聯辦主任
否認支持「光時」理念 亦無給陳沛敏編採指示
控方重提黎智英曾於2020年6月3日向陳沛敏轉發由裴倫德發出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新聞稿,並向裴倫德承諾將會把新聞稿刊登在《蘋果日報》報紙上的一個顯著位置,兩日後《蘋果日報》便出版文章,題為《斥強推港版國安法踐踏人權 9議會結盟強硬抗中共》,報紙版次為第A12版。黎智英指他把裴倫德傳給他的所有訊息都轉發予陳沛敏,讓陳沛敏自行考慮會否報道,否認此屬編採指示,亦指第A12版並非顯著位置,隔離A1頭版有很大距離,已算是十分後頁。
控方提到A12版面報紙橫幅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字句,指出黎智英是否支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理念,黎智英否認。控方提到黎智英早在2020年5月20日計劃訪美會見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美國國務院官員等,黎智英承認並指他是為予爭取國際支持,阻止《香港國安法》推行。控方指文章內容與黎智英的理念及目的一致,如提到「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簡稱IPAC)有澳洲、加拿大、歐洲議會、德國、日本、挪威、瑞典、英國及美國9個議會不同主要政黨派出國會議員組成,聯席主席就由美國前總統候選人、政黨領袖及前外長等擔任。
文章內容提到IPAC要求中國停止削弱香港自治,推動各國政府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政策,批評「中國政府無視國際反對,在香港硬推港版國安法威脅香港自治」。黎智英指他當時沒有留意裴倫德向他傳送的所有文件,承認文章白紙黑字寫明「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簡稱IPAC,但黎智英指自己不留意新聞內容。
法官杜麗冰問黎智英身為老闆,為何不直接叫陳沛敏聯絡裴倫德,為何辛苦自己轉發向陳沛敏轉發裴倫德的訊息及代其提問,黎智英指如果我是個無禮的人才會這樣指使下屬,法官杜麗冰再問黎智英:「她(陳沛敏)是你的員工!為何你不應該叫她做事?」,黎智英堅稱:「這不是我處理事情的方式!這樣做有什麼不對呢?」又指他會好好對待陳沛敏。
![法官杜麗冰質疑黎智英違宗教式誓言作假口供。 法官杜麗冰質疑黎智英違宗教式誓言作假口供。](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35f5b1faf2918e94340274d1711956d1/2025-02/Toh_Esther_.jpg)
法官杜麗冰質疑黎智英違宗教式誓言作假口供
法官李運騰提到黎智英為了訪美而在2020年6月12日到高等法院申請更改保釋條件,黎智英承認他計劃訪美時會會見美國共和黨時任參議員、現任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因為魯比歐是一名有影響力的政客,但由於魯比歐事務繁忙也難以會面,黎智英也未能成功申請離港赴美,故黎智英與魯比歐沒有會面。黎智英指他當年計劃與魯比歐會面時尋求美國對香港事務的支持,但否認是尋求美國制裁中港。
控方展示2020年6月13日裴倫德向黎智英傳送訊息指:「感謝你Twitter提及IPAC(Thanks for tweeting about IPAC)。法官杜麗冰直指,黎智英聲稱自己在本案審訊才首次得知IPAC,但明明黎早於2020年已知道甚麼是IPAC,質疑黎智英違反宗敎式誓言作假口供,黎智英重申他不記得甚麼是IPAC,也對IPAC完全沒有印象。控方指出,黎智英在庭上三度說謊,但黎智英否認,並指知不知道IPAC一事不是刑事罪行,反問他為何要就此說謊。
控方展示裴倫德曾向黎智英傳送IPAC的新聞稿《IPAC reaches 100 Member Watershed》,內容提到IPAC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有來自13個國家的國會議員加入IPAC,成員數目已激增至逾100人。控方指黎智英早於2020年6月知道IPAC的規模大小,但黎智英指他當時對裴倫德傳送的信息不感興趣,沒有閱讀過該新聞稿。控方又指出,裴倫德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亦尋求外國制裁中港,問黎智英是否同意控方說法,但黎智英指他對此毫不知情,無法回答此問題。
案件下周一(2月10日)早上十時再續。
案件編號:HCCC51/2022
法庭記者:劉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