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婦疑墮「契女」投資騙局損失逾6000萬 兩男被指涉案控欺詐等罪受審
發佈時間:18:21 2025-02-17 HKT

7旬離婚女子於2014年認識「契女」後,數年間疑持續遭對方誘騙匯款投資;「契女」又涉訛稱因女事主曾用「地下錢莊」匯款到內地投資樓宇買賣,故須向金管局支付稅款才能收回投資回報,更指使兩男分別陪同女事主到銀行開本票和匯款、及假裝成金管局職員。涉案兩男被控共3項欺詐及4項「洗黑錢」罪,案件今於高等法院開審,控方開案陳詞指,女事主在事件中損失逾6000萬港元。案明續審。
兩被告被控欺詐及洗黑錢等罪
兩名被告依次為54歲物業管理員伍超光及53歲文員鄭德起,同被控2項欺詐及1項「洗黑錢」罪,伍另單獨被控一項欺詐罪,鄭另單獨面對3項「洗黑錢」罪。
控罪指,兩人於2017年8月21日在香港與范佩韻一起欺詐楊少蓉,訛稱范為事主存款630萬港元投資回報、事主須先存款130萬元才能收取該筆投資回報;及於2017年9月13日至10月6日期間,訛稱楊須存款到一個信託戶口以收取投資回報、及須存款15萬元以支付相關法律費用,意圖詐騙楊共65萬元;伍另於於2016年11月23日與范一起欺詐楊,訛稱伍是香港金融管理局職員、楊須支付50萬美元稅款消除「洗黑錢」記錄以收取投資計劃回報等。
2人亦於2017年9月1日至29日期間,處理伍超光的中國銀行戶口內1.4萬港元犯罪得益。鄭另被控於同年8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處理名下匯豐銀行戶口內7.8萬港元犯罪得益;同年10月10日至12月13日期間處理名下匯豐銀行戶口內30.9萬元犯罪得益;及同年8月25日與Caruso Francis Joseph一起處理Caruso & Associates Limited的匯豐銀行戶口內15萬港元犯罪得益。
控方指事主在「契女」建議下作出多項「投資」
控方外聘大律師王興偉今開案陳詞,提到事主楊少蓉自2014年經朋友介紹而認識范佩韻,朋友當時指范「好叻」及懂得「金融上盤」,後來楊和范開始以「契媽契女」相稱;楊對投資感興趣、但不甚了解,范在同年5月相約楊到位於樂古道啟時大廈的名利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並與楊簽署至少兩份文件,當中包括一份「度身訂做」的投資方案,惟文件對具體投資項目「隻字不提」。
當時范佩韻亦對楊少蓉表示,楊投資的金額不會「過手」,只要楊把款項存入自己相應的匯豐銀行戶口,便有專人操作;除了上述投資方案,楊亦在范的提議下,匯款投資歐洲兩間酒店。
控方續指,截至2015年中,范佩韻已收到楊少蓉逾500萬美元匯款,范另曾帶楊到倫敦與一些外國人開會,而楊其實並不理解會上發生甚麼事,亦不知道自己的投資款項匯入了名利投資的公司戶口,及被用作其他看似無關的事,包括用來購買兩輛保時捷跑車。
兩被告分別陪事主滙款或假扮金管局職員
因應范佩韻向楊楊少蓉提出匯款投資,案發時楊經常前往銀行,范佩韻則指示被告鄭德起陪同楊到銀行匯款或開本票;鄭亦是范名下3間公司的公司秘書。此外,范佩韻又要求楊少蓉與她一起開立匯豐聯名戶口,並曾向楊出示文件,顯示戶口內有逾億美元;警方在范的辦公室內檢獲相關文件,當中有一份更顯示戶口存款達82億美元,但警方向匯豐查證後,證實文件實虛假,相關聯名戶口亦不存在。
控方又指,楊曾投資內地樓宇買賣,而范得悉此事後,訛稱因楊曾用「地下錢莊」匯款到內地投資,故須向金管局支付稅款才能收取回投資回報;2016年1月,楊曾就投資回報一事催促范,後來范則向楊訛稱須在同年11月支付50萬美元稅項,而另一被告伍超光更假裝成金管局職員;范又訛稱楊須支付60萬法律費用,但款項實際上被用作支付范的官司費用。
至2017年8月,范透過鄭把信件交給楊,表示自己患癌及前往英國,但仍在信中要求楊與金管局合作;惟范當時其實在港,並因另案而在羈押當中。鄭同年9月再把一封聲稱由范父親所寫的信件交給楊,信中指范患子宮癌及「割了一邊子宮」須休養,並繼續要求楊配合及匯款。後來楊的女兒起疑,兩人嘗試尋找范但不果,只找到鄭,而鄭與范的丈夫則相約楊及其女兒見面,並游說楊繼續合作匯款,楊的女兒在現場用電話錄下了對話內容。
案件編號:HCCC142/2023
法庭記者:王仁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