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東西聯網研合併 立法會辦特別會議討論 盧寵茂:不時檢視聯網服務配置
發佈時間:11:32 2025-02-21 HKT

醫管局計劃合併港島東、西醫院聯網,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今日(21日)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多名議員關注或影響市民求診,有議員更明言反對合併,指由柴灣到瑪麗醫院需搭16個港鐵站再轉車,兩聯網「唯一共通點只有港島兩字」,質疑當局只從行政管理角度出發,未考慮有病人長途跋涉就診。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合併不會「殺院」,絕大部分服務維持,「不會說骨科病人,關節很痛,要一拐一拐走去瑪麗醫院覆診,東區醫院骨科會繼續維持服務」;至於部分亞專科服務會整合,但對病人及醫生專業發展有好處。他稱,理解大家外界對合併有擔心,但形容「恐慌來自謠言,謠言止於智者」。
高拔陞料分階段重整需時一年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一個醫院聯網約100多萬人口,可確保有足夠服務量,較有效地進行服務協調及管理,而據最新人口推算,港島區兩聯網人口未來將減少,因此合併時會因應需求,作服務及人手配置,「期望整個聯網規劃後,服務不但不應有壞影響,事實上應更加提升,提質提量」。他指,合併可減省行政工作,強調不是為縮減人手或服務,臨床人員不會減少,亦理解員工關注個人發展機會,會開不同員工大會進行溝通。他亦說,會到區議會聆聽意見,而合併需處理病人服務、行政架構等範疇,初步估計分階段重整需時約1年,期望明年大致完成部分工作。
相關新聞:港島兩聯網明年完成合併 醫管局:5間急症或重症醫院維持服務
相關新聞:港島東西聯網研合併 議員不滿前一晚先有文件 盧寵茂回應有骨?|Kelly Online
選委界陳凱欣表明反對合併聯網,詢問當局有否方法推翻決定。她指,位於港島西聯網的瑪麗醫院現時向柏金遜患者提供深層腦部電刺激治療,惟8、9成患者居於東區,指由柴灣到瑪麗醫院需搭16個港鐵站再轉車,兩聯網「唯一共通點只有港島兩字」,質疑當局只從行政管理角度出發,未考慮有病人長途跋涉就診。
盧寵茂:長途跋涉就醫是「錯誤表述」
盧寵茂表示,柏金遜患者主要以藥物治療,深層腦部電刺激治療這類特殊服務,不論聯網是否合併,都會集中在某些醫院提供。他指,市民要長途跋涉接受醫療服務是「錯誤表述」,合併聯網後現有醫院會繼續保留,急症室、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科等有足夠需求的服務會維持,不存在病人「要由東區走去西區,或者由西區走去東區」。而合併可集中部分亞專科的人手及病例,對病人及醫生專業發展有好處,「以肝移植為例,如果我的醫院每年只做3、5宗,我都會發覺我沒有前途」。
盧寵茂亦說,港島東聯網的東區醫院很多服務如機械人輔助微創手術、精神科等具優勢,與港島西聯網合併可優勢互補,不存在「西食東」或「東食西」,「例如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但不是指大灣區(內地)城市食了我們,或我們食了他們,其實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就醫管局會否按第二個十年醫院計劃,在東區醫院增設500張病床,盧寵茂稱當初是根據2014年的人口推算,而過去10年本港人口有很大變化,會待最新2021年人口統計數字,重新考慮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