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十招︱關注組倡按國際趨勢 「適度規管」電子煙
發佈時間:08:00 2025-04-05 HKT

《星島》日前報道引述「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指,國際趨勢是對電子煙等新型煙草產品作適度規管,讓傳統香煙煙民有替代的「減害」產品,從而減少煙害。醫衞局前晚針對《星島》的新聞稿批評,另類煙絕非「減害」產品,指另類煙已被證實會釋放多種可致癌、損害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有毒物質,而世衞亦已明確指出沒有證據表明另類煙有助戒煙。
英國以電子煙助戒除傳統煙
對於局方說法,盧啟律昨向記者表示,自己是基於事實發表意見,舉例英國以電子煙輔助煙民戒除傳統香煙,同時對電子煙作適度規管,包括禁售一次性電子煙,強調「我從沒說新型煙草產品沒有危害物質,只不過是比傳統香煙的禍害少,譬如少了二、三手煙,以及煙頭、煙灰造成的環境問題等。」
相關新聞:醫衞局批控煙政策報道「失實」 《星島》極度遺憾:旨在反映社會聲音
至於局方指電子煙機被用作吸食太空油的吸毒工具,盧啟律指,應正視吸毒問題的社會因素,而非本末倒置地歸咎於某種器具,「很多器具都可以用來吸毒,包括湯匙及針筒,難道都要禁售?」
他又指,泰國雖已禁止另類煙,但當地政府有成立委員會,成員包括醫生、官員、使用電子煙人士等,審視有關控煙措施,甚至討論是否應該重新開放相關產品。他質疑當局是否不願聆聽不同持份者意見,把不合聽的意見指控為「失實」,認為若然「站在道德高地上一意孤行」,只會令社會有更多問題出現。
一意孤行只會出現更多問題
世衞強調目前電子煙的戒煙成效未明,而記者翻查全球不同地區推動市民戒煙的資訊中,發現部分地方亦有談及以電子煙戒煙。例如澳洲政府的衞生部門網頁指,雖然不視電子煙為戒煙的第一線治療方法,但去年推出的新電子煙法例,仍然允許民眾購買電子煙作為戒煙工具,並控制其對尼古丁的依賴。
當地法例容許在臨床情況合適下,藥房可向18歲或以上成年人提供含有等同或少於20毫克或毫升的尼古丁治療性電子煙,期間藥劑師必須與患者進行諮詢,但毋須處方便可出售。該條法例雖禁止進口、在國內製造、供應、商業持有或為非治療性電子煙賣廣告,但未有禁止所有電子煙存在。
加拿大政府健康專頁提及,雖然電子煙的長期影響研究仍在進行中,但有證據表明吸食含尼古丁的電子煙可幫助成年人戒煙,且曾戒煙失敗人士,改用電子煙亦比繼續吸食傳統煙危害少,包括吸煙者立即減少接觸香煙煙霧中的有害化學物質,例如焦油和一氧化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