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總商會延遲訪美 林健鋒:民間與美商仍有合作空間

更新時間:11:19 2025-04-19 HKT
發佈時間:11:19 2025-04-19 HKT

【美國關稅/中美貿易戰/商界】美國對華關稅最高增加至245%,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又宣布計劃對與中國相關的船舶徵費,首階段在6個月後徵收。行會成員、立法會商界議員林健鋒及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均認為,美國的關稅政策是損人不利己,港商應靜觀其變,開拓其他市場之餘,亦不應放棄已建立多年的美國市場,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則對香港的長遠前景有信心。

延後訪美不代表與交流中斷

林健鋒今(19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是損人不利己的霸凌行為,商人要求變,但首先勿自亂陣腳,「對呢啲人,你認真就輸」,應靜觀其變,受影響國家和地區要站在同一陣線,本港並要支持國家的反制和應對措施。他續稱,美國市場龐大,若要一時三刻改變是很困難,將供應鏈重組亦不易,企業尋找避險出路時,開拓新市場和新基地,,或會影響資金,須小心考慮,不要貿然作出決定。

香港總商會原訂4月24日率團訪問美國7日,林健鋒指總商會決定延後行程,但不代表本港與美國交流中斷。美國商家同樣面對成本和市場壓力,甚至有結業風險,與本港民間仍有合作空間,認為香港作為自由港,要堅持開放和合作「不要因為一個人,或者一班人,而放棄多年來建立的美國市場,相信始終會有變」。香港正開拓東盟、中東、南美及非洲等新市場,相信很快會有成果。而近期與香港接洽的歐洲公司增加,傾談雙邊貿易,相信這方面有很大發展空間。

盧金榮:對香港長遠前景有信心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則表示,會協助企業內銷,幫助內地了解本港企業和產品。廠商會近年增加與東南亞市場交流合作,5月會到訪中東尋找機遇,當地除了能源外,還希望發展產業、製造業多元化及基建,香港可作中間人的角色,及貿易服務中心,相信有利本港企業。

盧金榮認為,在全球貿易戰下,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短期一定受影響,但長遠來看他很有信心,因為國家國策是對外開放,即是未來對外的貿易會增加,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城市,可以藉著趨勢對外交往和合作。

相關新聞:
美擬向中國貨船徵「港口費」 港府斥措施明顯歧視 分化國際航運社區
美國關稅|與約100名人大政協交流 李家超 : 會凝聚一切力量 與霸凌主義鬥爭

港商可加強探討利用秘魯錢凱港

黃家和(19日)在同一節目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對港商有一定影響,要見招拆招,但訊息每天都有變,最好靜觀其變。他指,貨品經美國轉口南美洲,同樣受影響,最終要由消費者「埋單」,港商需要探討替代方案,包括可加強探討利用秘魯錢凱港運送貨品。他續指錢凱港去年11月打通後,雖未全面營運,但截至今年第一季已處理1.5萬個不經美國的貨櫃,進口到南美洲市場。利用錢凱港轉運貨品,反而對港商有利,時間及成本都可慳回不少。

黃家和稱,據了解現時國家正討論興建穿越巴西到秘魯錢凱港的「兩洋鐵路」,若打通這條5300公里的鐵路,可以將南美洲,包括巴西、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等國家的產品通過這條鐵路到達錢凱港出口,進一步加強與南美洲的貿易。

相關新聞:復活節 ‧ 持續更新︱截至晚上9時 逾80萬人次出境 港人佔約70.5萬

復活節餐飲業生意額料跌25%

談到復活節餐飲業的生意情況,黃家和表示,昨天有近70萬香港市民離開香港,入境的旅客的數量卻只有十多萬,對餐飲業一定有影響,粗略估計今年的復活節餐飲業的整體生意會有約25%的跌幅,但數字較去年有所改善,還有降級消費等,來港的旅客消費力度亦降低,整體餐飲業前景未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