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擁有接近140年歷史,一直貫徹「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以結合賽馬及馬場娛樂、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及獎券,以及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綜合營運模式,把博彩及獎券收入,透過稅款及慈善捐款回饋社會,創造經濟及社會價值。
多年來,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非政府機構、學術界及社區夥伴合作,倡議推出基金主導項目,致力為社會帶來長遠效益。基金目前重點推動六大策略範疇,包括「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青年發展及扶貧」、「健康社區」、「人才及業界發展」、「體育及文化」及「可持續發展」,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在2022/23財政年度,馬會透過稅款及已審批的慈善捐款,貢獻社會共359億港元,創下歷年新高,當中包括286億港元稅款及獎券基金撥款,以及已審批慈善捐款73億港元;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位列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之一。
設立公益慈善研究所 普惠社群
去年,馬會舉辦了第三屆香港國際慈善論壇,匯聚世界各地的知名慈善家和業界領袖,為建設更平等社會出謀劃策。
馬會更於國際慈善論壇宣布,承諾撥款50億港元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結合智慧、善款、行動,致力於在本地、區域和國際層面推廣公益慈善的領先思維。公益慈善研究院與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簽署「合作聲明」,旨在建立一個匯集專才的全球網絡,並結合雙方的號召力和財政資源,以加強合作,保障氣候轉變對弱勢社群的健康影響。公益慈善研究院不僅配合和支持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更可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與港並肩同行
為鼓勵大眾加入義工行列,馬會於去年推出全新基金主導項目「賽馬會眾心行善」計劃。此計劃為期五年,全方位推動全城參與義工服務,夥拍12個合作夥伴,為社會大眾,尤其學生、50+及退休人士等社群,度身設計義工服務項目,共創全城行善文化。馬會同時亦鼓勵員工身體力行服務社區。馬會義工隊有系統地制定義工服務計劃及方向,並與社區夥伴合作籌組不同活動,支援長者、低收入家庭、少數族裔,以至動物關顧、推動環保等服務。
人才及業界發展是馬會慈善重點範疇之一。香港賽馬會獎學金自1998年成立以來,每年頒發獎學金予學業成績卓越,以及對社會服務充滿熱誠的學生,培育他們成為關愛社會領袖,建設更美好香港。至今已頒授獎學金予超過1,000位優秀學生,總捐助款額超過8億7千萬港元。
推動內地馬匹運動發展
馬會長期以來一直支持內地的馬匹運動發展。位於廣州從化的世界級馬場自2018年開幕以來,與沙田馬場相輔相成,有助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國的馬產業發展。從化馬場擁有多項頂尖設施,亦是國內第一個國際認可的馬匹無疫區,令香港馬匹可以自由往返沙田馬場和從化馬場。馬會的沙田、跑馬地及從化馬場將形成一個馬場鐵三角,有利馬會在大灣區發展具備世界級水準的賽馬事業。
事實上,內地近年相當重視馬產業發展。在2021年,馬會與廣州市政府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勾劃主要合作領域,包括2026年開始在從化馬場舉辦賽事,以及培訓更多馬產業人才。
正如早前舉辦的杭州亞運會,馬會獲邀與亞組委合作,為馬術項目提供技術支援;馬會團隊結合國內外專家,同時運用在國際馬壇上的聯繫及專業,令亞運馬術比賽以國際水平成功舉辦,正正是利用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一個很好示範。馬會並獲杭州亞組委頒發「杭州亞運會重要貢獻機構」榮譽,以表彰其在推動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成功舉辦所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