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r image
養和醫療集團致力引進高端醫療設備 提供多元化治療方案
02月02 列印
養和引入全港首部質子治療儀器,能為病人提供更精準、副作用較低的治療方案,減低病人在治療期間所經歷的不適。


 

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一直積極引進尖端醫療科技,致力提升服務質素,為病人提供多元化的治療方案,今年再度榮獲星鑽「私營醫院服務」服務大獎。養和把質子治療引進本港,是目前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位於筲箕灣阿公岩的養和質子治療中心於去年7月初步投入服務,並於去年12月正式隆重開幕。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養和醫院董事李維文表示,會繼續秉承李樹芬醫學基金會的精神,透過不斷引入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設備,推動醫學研究,為病人提供尖端而高質素的醫療服務。

養和引進頂尖醫療科技,讓病人可選擇最切合自己需要的治療方式。以癌症為例,本港每年有逾三萬八千宗癌症新個案,養和不斷引入多種最新型號的放射治療儀器,包括螺旋放射治療系統、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機,以至最先進的質子治療系統,讓醫生可因應病人的病情釐定最適切的治療方案。譬如質子治療能夠鎖定目標腫瘤殺死癌細胞,高度精準,有助減低腫瘤周邊健康組織所承受的輻射,從而減少併發症和副作用,特別適合於治理位於重要器官附近如:心臟,肺部,腦幹神經等位置的腫瘤;同時這種治療對正在發育的兒童癌症病人預後有長遠的好處,近年世界各地已廣泛應用此放射治療技術醫治癌症病人。

全港首個質子治療系統 興建工程艱巨
李維文表示:「以往本港癌症病人若要接受質子治療,必須前往海外就醫。我們早在2005年構思引進質子治療系統,在擬定工程規劃時參考過不少歐美的例子,由於質子治療系統體積相當巨大,很多外國的質子治療中心都是橫向安裝,而且位於郊區,並有酒店和交通配套。要在香港人口稠密的鬧市中興建同樣規模的質子治療中心,幾乎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他續指,選址於筲箕灣阿公岩興建養和質子治療中心,是因為考慮到質子治療具放射性,把質子治療系統安裝於地底,可以充分利用花崗岩堅不可催的特性,有效遮擋輻射,更為安全。為了節省空間,工程專家挖掘地底深達30米,創新設計出以垂直層疊方式、採用橫跨三層樓的空間安裝質子治療系統。李維文表示這項建設是養和至今最具挑戰的工程項目,亦是全球數一數二最複雜的質子治療建設項目。
 

李維文表示,醫療科技不斷發展,因此作為醫療機構必須持續學習和進步,沒有盡頭。
李維文表示,醫療科技不斷發展,因此作為醫療機構必須持續學習和進步,沒有盡頭。


具備全方位放射治療儀器  精準高效減副作用
養和一直秉承醫院創辦人之一、前任院長李樹芬醫生的理念和精神,他所成立的李樹芬醫學基金會三大宗旨包括促進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及推動慈善醫療服務。李維文說,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的啟用正正體現養和致力實踐基金會的宗旨,把頂尖醫療科技帶進香港,以推動本地醫療發展。隨著質子治療系統啟用,養和現時齊備全方位放射治療儀器,為病人提供最全面的治療選項。

科學為本臨床研究  提升治療成效
養和質子治療中心每年可為約400名癌症病人進行治療,李維文透露,中心啟用至今,已為約60名病人進行治療。「我們的團隊不斷進行有關質子治療的臨床研究,期望以『大劑量、少次數』的方式,加強治療時所使用的放射劑量,同時縮短治療時間,例如乳癌的治療次數可由平均15至30次減至五次。病人接受治療的次數減少,治療費用亦會相應降低,若可盡快完成療程,病人亦可盡快恢復日常生活。」過去養和已進行近百項有關磁力共振導航用於放射治療及質子治療的研究,李維文期望能透過臨床研究持續改進治療成效,提升治療精準度,減少病人出現副作用和併發症的機會,預後情況比較理想,避免他們因為併發症等不適而要入院或持續覆診的情況,長遠能夠降低社會整體的醫療負擔。

李維文(中)表示,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的成立是18年來努力累積的成果。
李維文(中)表示,養和質子治療中心的成立是18年來努力累積的成果。

 

韋霖醫生表示,跨專科醫療團隊會共同合作和討論,為病人設計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韋霖醫生表示,跨專科醫療團隊會共同合作和討論,為病人設計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跨專科醫療團隊  全方位照顧病人需要
養和醫院副院長韋霖醫生表示:「我們十分重視跨專科醫療團隊的合作,也十分着重醫護團隊成員之間的『臨床夥伴關係』。透過不同專科的合作,醫生、護士和其他輔助醫療人員能夠按照病人的需要設計個人化治療和疾病管理方案,讓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他舉例,病人從診斷、治療以至復康,每個階段都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照料,包括診斷前後所需要的基因測試和遺傳諮詢輔導,在整個療程中,病人由專責的個案護士(Case Nurse)貼心照顧和跟進,到復康階段有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等輔助醫療人員提供支援,也有臨床醫療心理學家照顧病人及其家人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