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趟旅程,每個人走過的路不同,對旅程起點、終點的理解亦不同。面對死亡,不論是華裔或非華裔長者,普遍存在忌諱。有藝術治療師推出「藝術生命軌跡」社區計劃,幫助以香港為家的華裔及非華裔長者打破語言限制和文化差異,以視覺藝術、音樂、舞動等媒介溝通互動、傳遞情感,以及探討生死觀。
透過藝術向長者談生死教育
香港表達藝術治療服務中心創辦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李慧莊(Janet)是「藝術生命軌跡」社區計劃主要推手之一。Janet透過計劃和長者探討生死教育﹕「在6節小組課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幫助長者加強自身精神健康的覺察,以藝術為媒介,為他們提供對生命意義感受及表達的機會,從而潛移默化地改變他們對死亡的理解、減低焦慮。」
因為涉及敏感話題,Janet說過程中要取得長者信任並非易事﹕「無論面對華裔或非華裔長者,我們一直採取非批判的態度,嘗試去理解他們宗教、文化、個人經歷,一步一步、慢慢地建立信任。」Janet又指,為讓非華裔長者更容易敞開心扉,每次進行小組活動或工作坊,都會有翻譯在旁配合。
「生命旅程展覽」展示長者藝術作品
「藝術生命軌跡」社區計劃早前亦於領展旗下海富商場及樂富廣場先後舉辦「生命旅程展覽」,展示參與計劃長者所創作的藝術作品。
年近八旬的尼泊爾裔長者Kumari Gurung亦有參與計劃及展覽。Kumari分享﹕「我在香港生活約30年,過往多以家庭為中心。雖然會說一點點廣東話,但與社區的互動也僅限於和街坊鄰居打招呼、互相問候。我有一個孫子,現在15、16歲了,白天他去上課後,生活變得有些單調,我就想作出一些改變,找些事情充實生活。」
Kumari Gurung對生死的態度十分豁達,對相關話題沒有太多避忌,又認為參與計劃的最大收穫是結交了不少新朋友。她又希望未來帶動更多年紀相近的朋友一起參與計劃。
長者學會放下執念
同樣參與計劃的73歲何淑英(英姐),坦言經歷生死、分離、病痛等,個中滋味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傾訴對象。她於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前來參與計劃﹕「以前,我有一些事情、一些情緒放不下,卻又不知道怎樣開口,有種難以啟齒的感覺;而計劃讓我們透過藝術作品表達自己。」英姐又補充,很多執念在透過藝術創作表達出來後,會慢慢放下,整個人也變得開心和豁達。
英姐指,參與計劃的另一個轉變是對非華裔族群有更深的認識,並由以往迴避眼神交流,到現在會主動和他們打招呼、或點頭微笑。
以藝術創作傳遞「愛」
65歲的戴春煌(ET),在計劃參與者中屬於「年輕人」。ET在得知會舉辦展覽後,主動提出擔任義工導賞員,每天工作數小時。ET曾經在展覽上遇到有情緒困擾的長者﹕「我在了解到對方的訴求後,隨即轉介給中心的工作人員跟進,這或許是此次展覽的另一個意義。」
展覽現場亦有展示ET過去數個月來的藝術創作,而他所有作品均圍繞「愛」這一永恆的主題展開。他分享﹕「這些作品其實都是送給我太太的。雖然她現在人不在香港,無法前來參觀,但我一早拍了照片發給她看!」ET又指,妻子並非健談之人,但看到照片後,簡單的兩個字回應「謝謝」,已是勝過千言萬語。
計劃明年推生命探索大使 帶動身邊人傳遞愛
「藝術生命軌跡」社區計劃首批參與者已順利完成6節生死教育小組課程及2節生命交流工作坊,而「生命旅程展覽」亦告一段落。Janet透露,成員們對於生命的探索,並不會就此畫上休止符﹕「計劃推行過程中,我感受到參與者思想上的轉變,亦感受到他們希望幫助他人的熱情。明年,我們計劃邀請完成計劃的部分組員擔任生命探索大使,從受助者轉變為先鋒者,以自身經歷帶動身邊的人,繼續在社區傳遞愛與關懷,同時與更多長者一起,探尋生命的意義!」
「藝術生命軌跡」表達藝術治療多元種族活齡社區計劃(簡稱「藝術生命軌跡」社區計劃)由香港表達藝術治療服務中心推動,由領展「愛.匯聚計劃」贊助,並在香港聖公會多元文化外展服務隊、元朗大會堂陳應祥紀念老人中心等機構的協助下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