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讚佢|居深港人感染食肉菌留醫北區醫院 從截肢陰霾中康復

更新時間:08:30 2024-10-06
發佈時間:08:30 2024-10-06

北區醫院是居住內地港人回港就醫的其中一間主要醫院,求診病人中不乏奇難雜症,醫護人員需要抽絲剝繭找出病因,並按不同症狀對症下藥。最近一名因感染食肉菌而差點要截肢的病人,在北區醫院醫護團隊細心照料下出現轉機。醫護團隊拯救的往往不止是病人,也是拯救每名病人背後的家庭。


今年7月一名中年病人經跨境救護車送到北區醫院急症室,情況一度危殆,更有可能要截肢,經過11星期的治療後終於穩定病情,安排轉往康復醫院繼續治療。他的患肢是否得以保留?可以從他寫給醫院的感謝信中找到答案。

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資深護師廖嘉偉(右)及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羅靜翹醫生(左)合照。(北區醫院提供)
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資深護師廖嘉偉(右)及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羅靜翹醫生(左)合照。(北區醫院提供)

俗稱「食肉菌感染」的壞死性筋膜炎可由不同種類的細菌引致,包括甲類鏈球菌、創傷弧菌等,細菌通常透過皮膚中的傷口或進食未經煮熟的海產進入身體。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羅靜翹醫生表示,病人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除了針對性的抗生素治療外,也需要密切監察病人的維生指數,例如穩定血壓、心跳等,有時甚至需要使用呼吸機,同時需要多次清除受感染的組織,以控制受感染的情況,避免截肢。

負責洗傷口的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資深護師廖嘉偉表示,每個保留患肢的病人,都涉及整個醫療團隊的努力,例如營養師會根據病人的病史,安排個人化營養餐,亦會與藥劑師合作,為病人提供氨基酸營養輸液,透過膳食、藥物等促進病人傷口瘉合;在護理工作方面,現時敷料的選擇很多,一些較新型的敷料含有特定藥物或物質,可有效殺菌及清潔傷口、促進傷口癒合,傷口護士在病人洗傷口前,須先評估傷口狀況以選擇適當的敷料,洗傷口過程有時長達2至3小時。同事投放大量心機和時間照顧病人,若看到病人能保留患肢,會感到很安慰和有滿足感。

感謝信原文
感謝信原文

致北區醫院1C骨科病房全體醫護人員感謝信內容:

我是一位年過50、家住深圳的香港市民。作為一名患者,我首先對北區醫院1C骨科病房全體醫護人員表示感謝,感謝你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及照顧,感謝你們的專業精神和素養。


我在2024年7月因右腳受到食肉菌感染而入住深圳一間醫院。經醫生診斷,我被告知右腳需要立即切除。聽到這個消息後,我的腦袋頓時一片空白。我無法想像失去一隻腳會對我的生活,甚至家庭造成什麼影響。我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一家的生活費都由我維持。若然我失去一隻腳,我可能會失去基本的自理能力,更遑論照顧家庭。


由於感染情況嚴重,引致其他併發症,我在深圳醫院已插上呼吸機以及入住深切治療部。家人知道內地醫治所費不菲,決定把我運送回港就醫,我被安排跨境急救車運送回港時需要插上呼吸機,並且在北區醫院急症室直接安排入手術室做清創手術,以及術後入住深切治療部。


肺部情況穩定後,我被轉送到1C骨科病房,可惜腳部感染情況仍令人擔憂,醫生亦提及要有截肢心理準備。醫生的說話在我的腦中縈繞不去,當時的我被無助與絕望籠罩。在我徬徨無助之際,1C骨科病房的醫護人員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負責洗傷口的護士團隊用堅定的語氣告訴我會嘗試各種辦法協助治療我的右腳。他們先幫我評估傷口狀況,然後每天用將近3小時幫我清洗傷口,用上費用高昂的敷料於我的傷口上。


看著豆大的汗珠在他們的額頭上滑落,沾濕了衣領,衣服上的汗跡無不在訴說著她們的辛勞。而這個情境在我住院頭幾星期未曾間斷。慶幸的是經過各位醫護人員不懈的努力下,我的右腳也在一天一天地好轉,終於逃離厄運,得以保留。


另外,我觀察到病房的病人經常爆滿,有時甚至連走廊也泊滿病床,醫護人員也因此從未停歇。從那時起,我漸漸意識到,在香港醫療資源普遍緊張的環境下,這些醫護人員一直都在為市民的健康默默地奮鬥著。他們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時間來聆聽我們的需求,耐心地解答我們各樣看似無知卻又切身的問題。


在與他們傾談間亦知道除人手不足外,傷口敷料的資源亦有限,我經常思考,如果人手以及洗傷口投放的資源能夠充足,一定可以挽救很多病人,很多家庭。


看著病房的窗外,一道光輝透過窗簾灑落進來,照耀著病床,彷彿生命的希望在不斷延續。醫護人員那種朋友般的關懷與支持使我明白,在香港,無論資源多麼緊缺,醫護人員始終用崇高的職業精神,為病人帶來希望與勇氣。我由衷感謝所有醫護人員,希望每一位病人能在他們住院經歷中,也能感受到這份無私的付出與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