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申訴王|學生易跌入「性陷阱」 與網民見面發生性接觸 校長:情況令人震驚
發佈時間:08:00 2025-04-09 HKT
隨着資訊科技和社交媒體高速發展,年輕人隨時墮入網上性誘識陷阱。警方過去兩年錄得近1400宗兒童性侵案,有受害者年齡只有12歲。警方早前針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部分學生會與網友互傳裸照,有接近4%受訪學生更指,自己與網友見面時會發生性接觸。有校長直言對相關情況感到震驚,表示很多時學生被騙或受侵犯後才向老師透露事情,但已無法挽回,認為社會要提早向學生灌輸防範被侵害的知識。
警方過去兩年錄得近1400宗兒童性侵案,今年首兩個月更發生兩宗涉及侵害兒童強姦案,其中一宗受害者只有12歲。其實過往本港發生多宗涉及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22年一名42歲男保險經紀透過匿名交友程式認識一名16歲少女,以1000元零用錢藉詞利誘對方上門玩貓,少女慘遭強姦;23年一名11歲男童在交友程式與陌生網友裸聊,對方拍下男童不雅相片和影片,再轉發給男童母親進行勒索。
警務處於去年2月至11月期間,向近2000名中一至中四本地學生進行一項網上兒童性誘騙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2%學生曾遭遇網上性誘識,有8.7%受訪學生曾收到成年網友傳送色情相片或影片,3.3%曾發送裸照或裸露影片給成年網友,另有6.9%曾與成年網友外出見面。令人震驚的是,3.7%受訪學生承認受邀會面期間發生性接觸。
校長:需提早向學生灌輸防範性侵意識
英華書院校長兼香港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對警方調查數字感到擔憂及震驚。陳表示,據他所知,很多未成年人上網或玩手機遊戲時,會與陌生網友互發短訊,遭不懷好意的網友打開話題後,逐步深入帶有性暗示提問,繼而提出性要求;當學生自覺「蝕底」或被侵犯後,才醒覺過來通知老師,事情已經無法挽回。
學生是否懂得應對網上性誘識?中學生張森蕙分享曾有同學收到網友要求「一齊睇AV」,認為真正朋友不會提出如此過分要求;另一中學生許晴晴稱曾有網友提出與她拍拖,惟她根本不知道對方真實身份,「隔住個Mon(屏幕),可能對方比我大20歲的阿叔,咁出嚟見面點算呢?」她最後漸漸疏遠對方。
8冊保護兒童漫畫書派全港幼小
警務處早前舉辦「保護兒童漫畫書系列發佈儀式」暨「應對網上性誘識:識別與預防」跨專業研討會,現任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前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保護兒童大使郭晶晶及陳智思等人出席。研討會提供交流互動平台,由不同專家提供實用建議,警方表示教育兒童安全上網要從小做起,並希望公眾可以共同關注及提升對相關罪行的認識。
有份參與研討會的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李婉心表示,網上世界不會走回頭路也不會停止 ,研討會有助家長及社福界及早理解網上性誘識最新犯罪手法,家長可就如何管理網上世界從小教導子女,警方未來宜定期發放有關資訊,讓成人與小朋友同行,全方位打造更安全網絡環境。
「網上性誘識」泛指罪犯透過互聯網,藉多次與兒童溝通來進行誘識,以博取兒童的信任,罪犯最終目的包括線上的性侵犯甚或安排與兒童親身見面, 並意圖在會面時對兒童作出性侵犯行為。此外,警方推出一共八冊的「保護兒童漫畫書」系列,教導兒童及青少年識別風險並懂得保護自己,漫畫書將派發至全港逾1,500間小學及幼稚園、公共圖書館及相關非牟利機構,全方位傳遞保護兒童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