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區關愛隊代表齊集「好人.好事」分享會 超過40萬次關愛社區工作 分享動人故事印證以人為本精神

更新時間:14:05 2025-04-17 HKT
發佈時間:14:05 2025-04-17 HKT

自2022年《施政報告》宣布在18區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關愛隊」),至今短短一年多時間,全港關愛隊已完成多達39萬次家訪(截至本年1月底),並提供超過4萬3千次簡單家居或其他支援服務,以及2萬3千次地區活動,貫徹「凝聚資源,關愛社區」的宗旨,積極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工作成績有目共睹。日前民政事務總署特別舉辦關愛隊「好人‧好事」分享會,由十八區關愛隊成員分享服務市民的點滴與經驗,當中許多動人故事,令人感受到關愛隊一直以來的無私奉獻,認識關愛和團結社區背後的無名英雄。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關愛隊勤奮用心的工作,社會有目共睹,亦獲得市民大力讚賞。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關愛隊勤奮用心的工作,社會有目共睹,亦獲得市民大力讚賞。

陳國基司長︰將關愛服務做深做廣
「好人.好事」分享會邀請了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民青局常任秘書長林雪麗、民青局副局長梁宏正及民政事務總署署長杜潔麗出席主禮。陳國基司長致辭時表示,「關愛隊於全港18區共有452隊,自2023年第三季全面起動以來,除積極推展關愛服務與活動、協助政府傳遞信息和宣傳政策外,更多次協助政府於突發和緊急事故中扶危濟急。關愛隊勤奮用心的工作,社會有目共睹,亦獲得市民大力讚賞。關愛隊每一位隊員均為義工,每當地區遇上緊急突發事故,都會即時動員奔赴前線,為市民提供適切的支援。」

陳國基司長續稱,藉著是次許多窩心動人的個案分享,可以成為各關愛隊的模範,一起說好關愛隊的故事。去年《施政報告》宣布關愛隊恆常化,並增加下一期的資助金額五成,以加強對關愛隊的支援,工作可以進行得更順暢,將關愛服務做深、做廣。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關愛隊服務市民的點滴,讓市民看到真正的關懷往往藏於細節中,而這些細節正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基石。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關愛隊服務市民的點滴,讓市民看到真正的關懷往往藏於細節中,而這些細節正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基石。

麥美娟局長︰關愛隊成績有目共睹
麥美娟局長亦表示,關愛隊服務市民的點滴,讓市民看到真正的關懷往往藏於細節中,而這些細節正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基石。「關愛隊的工作得到市民的讚賞,工作成績亦是有目共睹,獲得各界人士的支持和肯定。關愛隊每一位隊員都是義工,所有資源均用於惠及市民的服務上。」

麥美娟局長指,展望未來,在第二期資助增加下,相信關愛隊能夠進一步推展服務,繼續秉持「民政幫到你」的精神,深入社區每一個角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她並期待關愛隊與夥伴團體緊密合作,凝聚更多的社會資源。

分享會上,多位關愛隊隊員分享了不同服務社區的個案,從中可體現關愛隊熱心關懷社區,以及更精準實效幫助到有需要人士。
分享會上,多位關愛隊隊員分享了不同服務社區的個案,從中可體現關愛隊熱心關懷社區,以及更精準實效幫助到有需要人士。

十八區關愛隊分享經歷 體現以人為本精神
是次分享會的重點是,讓來自不同地區的關愛隊成員、義工與夥伴團體代表分享他們的親身支援社區的經驗,當中既有協助長者緊急護理的求助、亦有地區關愛隊總動員支援重大地區突發事故,如停水、停電等多個動人故事。例如於去年4月發生的佐敦華豐大廈嚴重火警事件中,關愛隊迅速支援疏散的居民,並持續探訪提供情緒支援和物資幫助。同樣去年6月12日,黃大仙區多個屋邨約2000多戶於晚上發生大範圍停電,由於事出突然,很多居民均不了解情況,但關愛隊獲通知後很快便組織隊員和義工,逐戶前往通報最新消息,同時帶備物資幫助有需要的居民,亦致電關心使用呼吸機和洗腎機的人士情況,一直無休止為居民提供支援直至凌晨一時多。

另一例子體現關愛隊在地區支援的重要性,是去年11月東涌經歷12小時停水,區內有約12萬名居民受影響,當關愛隊收到民政事務專員通知將會長時間停水,於半小時內立即召集30多名隊員和義工,立即前往通知居民需要儲備食水、送水予長者、通宵留守水車位置協助市民取水和搬水上樓、實時通報水車使用情況等,期間支援服務超過24小時,部分隊員更超過30小時,齊心合力將對居民的影響減至最低,充分體現關愛隊「以人為本」的服務精神。

分享會見證了18區關愛隊積極參與地區工作,為許多有需要人士送上關懷和幫助。
分享會見證了18區關愛隊積極參與地區工作,為許多有需要人士送上關懷和幫助。

關愛社區不分年齡階層 鼓勵同伴並肩同行
在分享會上,關愛隊的隊員來自不同界別, 包括現任區議員、專業人士、退休人士、義工及學生,當中來自東區關愛隊最年輕的義工張同學更為中五學生;另南區亦有一名年屆86歲的長者義工,曾探訪其他獨居長者並舉辦文化活動,鼓勵其他街坊加入義工行列。而他們正是最佳例證,熱心關愛社區不分年齡,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力量和專長,參與關愛隊支援社區需要。關愛隊歡迎更多市民加入,並肩同行,支持關愛隊於社區中繼續扮演重要橋樑角色,支援政府地區工作和加強地區網絡,讓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受惠,感受到來自社區的關愛和暖意。

關愛隊隊員分享感受

離島區關愛隊劉展鵬
「我本身為區議員,服務地區已超過十年,關愛隊是一個新的角度去服務社區,發動身邊的義工主動走進社區關懷居民,有時居民未必需要幫助,只希望得到關心和傾訴的機會,不再感到孤單。關愛隊於大型事故中亦體現了『關愛需及時』的重要價值,像停水事件,迅速動員通報幫助居民,同時分擔政府的支援工作,減少居民因停水帶來的不便。」

黃大仙區關愛隊鄭丹嬰
「我一直都有做義工工作,當知道關愛隊成立就立即加入,經常探訪獨居長者、傷殘人士、基層家庭等等,當中最感觸是遇到不少無兒無女的長者,以及家人受嚴重病患困擾的家庭,他們除了需要物資方面的支援,更重要是感受到社會的關心,有位長者更稱非常慶幸可以遇到我哋關愛隊。所以每人只要多行一步,多做善事,是可以一起共創和諧社區。」

離島區關愛隊黃秋萍
「我本身為鄉事委員會主席和區議員,一直都有從事地區工作,關愛隊的成立使地區工作和資源更加精準集中。像東涌大停水事故,當關愛隊收到通知,立即啟動應變措施和動員作出支援,力度是相當強,網絡覆蓋廣,迅速幫助到區內大批居民,令我感受甚深。」

東區關愛隊張同學
「我最印象深刻是一次送禮包給獨居長者和劏房戶,看到他們的生活環境很心酸,但見到他們收到禮包時表現好開心,不禁有所感觸,希望幫到更多有需要人士。我和五位同學目前都積極參與關愛隊的工作,只要社區有需要和兼顧到學業,一定會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