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招十二式」初見效

社論
更新時間:10:27 2016-05-19
發佈時間:02:21 2010-05-12
政府推出「九招十二式」為樓市降溫後的首次官地拍賣,發展商不復爭相競投,地皮僅以底價成交,大遜市場預期。當局遏制樓價暴漲的手段初見成效,能否持續則有待觀察。

  以往官地拍賣,發展商往往競投熱烈,成交價「麵粉貴過麵包」,令置業人士擔心今日不買,明日更貴。

  今次大部分發展商只作壁上觀,不參與競投,南豐集團最後要自己抬高承價六次,去到政府心目中的底價而投得。以樓面平均呎價二千三百多元計,新樓落成,每平方呎售價三、四千元已可獲合理利潤,與同區現時樓價相若。

  發展商「一反常態」冷待競投,原因眾說紛紜,大致可分為三個角度。

  一改勇態 出價保守

  其中一個「陰謀論」,是發展商不滿政府的「九招十二式」太辣,尤其不滿要售樓前三天公布價單,縮窄了測試市場及對買家施展心理攻勢的空間。發展商還擔心其他招數陸續有來,因而透過「杯葛」投地來向政府「示警」。

  另一個解釋也涉及政府為樓價降溫的措施,不過由增加供應着眼。連同昨日的地皮,三個月內有四幅官地拍賣,當中有港九兩幅豪宅地王,港鐵又推出南昌站上蓋發展招標,這些地皮的質素,遠勝剛成交的東涌填海地,發展商可能預留資金作日後重錘出擊。

  還有一個解釋,是發展商開始認識到政府為樓市降溫的決心,尤其是社會上復建居屋的討論日益熾熱。發展商預計日後樓價升幅有限,而且擔心拍賣價太高會激起民情反彈,使政府招數加重。發展商昨日不抬高「麵粉價」,起到配合政府政策的作用,避免市民對樓價飆升的心理預期,減低政府進一步出招的機會。

  發展商昨日在拍賣場上的表現,究竟是向政府「示威」,還是「配合」?要待日後其他官地拍賣,以及發展商推售新盤的表現,才會明朗化。

  方向正確 維持調控

  今次地皮以底價售出,出現市道降溫的初步迹象,平情而論也是合理現象。畢竟,當局連番採取長短期措施調控樓價,在長期增加供應和短期遏制新盤促銷下工夫,對日後樓價會有實質影響,因為土地供應回升,新盤奇貨可居的程度減低,加上賣樓手法受限,要做出高價難度增加,自然影響財團出價。

  昨日賣地冷淡得來,未至承價低至政府收回土地,顯示發展商不預計後市崩潰。樓價目前在高水平煞車,往後走勢如何,市場採取觀望態度。如果發展商與政府搞對抗,攤牌角力,官商「比招」,一招比一招驚險狠辣,樓市可能硬着陸。

  對發展商出價的背後動機,外界現階段不必作過多演繹,總之從客觀成績看來,樓市清楚出現降溫迹象,反映當局措施開始收效,調控樓價方向大致正確。當局在現行政策基礎下,必須繼續監察市況,維持適量增加供應和保障賣樓的透明度,樓價就有逐步穩定下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