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改變策略化危為機 中國民營電影之父董平 建立網上媒體新王國
更新時間:04:16 2021-03-15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1-03-15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1-03-15 HKT

2020年一場疫情令電影業界陷入噩夢,各地的戲院因疫情關係而關閉,令投資者和電影公司大失預算,有「中國民營電影之父」之稱的歡喜傳媒集團主席董平去年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將徐崢自導自演的《囧媽》由戲院搬到網上平台免費播放,總播放量高達40億次,為他的串流平台「歡喜首映」打了一支強心針。
年屆60歲、讀音樂出身的董平,大學畢業後未有投身音樂圈,反而選擇從事國際貿易的工作,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後,他在1996年開始投資和製作電影,一直到現在已經25年。常說時勢造英雄,但英雄也要有眼光才能跟得上時勢,董平當初會選擇投身電影業,除了是認為電影的生命力更長之外,也是因為當時中國電影開始讓私人參與,於是董平成為中國第一批正式進入電影投資領域的民營企業,他乘着內地電影起飛的潮流,頭四部有份投資和製作的電影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包括張藝謀《有話好好說》、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李安的《卧虎藏龍》和姜文的《鬼子來了》,其中《卧虎藏龍》在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獲十項提名,最終捧走四個小金人,當中包括最佳外語片獎,成績驕人。
坦言休息最令自己快樂
電影對董平來說是一個夢,然而夢想也要跟着潮流走,串流媒體的興起衝擊傳統電影業,為了製作更多優質的電影,董平在2015年與徐崢和寧浩創辦了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並於香港上市,公司更與寧浩、徐崢、陳可辛、王家衛、張藝謀、賈樟柯、王小帥等導演簽約未來多年的多部作品,掌控中國影視劇原創頂尖內容的源頭。
談到王家衛是慢工出細活的導演,有指董平找他合作是豪賭?他揚言相信對方有值得等待的地方。董平坦言從未曾有執導的想法,也從不干涉導演要拍甚麼內容,「每個導演都有他想拍的故事,對於我來說,我想拍的東西,不見得導演能拍得出來。我有我的夢,但不能表現在我的公司裏,這是上市公司,我們要對公眾負責任,可能等我離開了這家公司後才做我的夢,我是有想過五年後離開,有想過要拍一些東西,但這是秘密,到時或者找一個導演拍一部有意思,但可能不賣座的電影。」董平自言是一個快樂的人,所以公司也取名為「歡喜」,問到甚麼事情令他覺得最快樂?他笑說:「休息,沒事情就最快樂,有事情就有責任。」
為「歡喜首映」打響知名度
2020年是全球陷入疫情噩夢的時候,原定在去年農曆新年上映的賀歲片全都不能上映,董平即時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與字節跳動合作,把徐崢自導自演的《囧媽》由院線搬到網上平台免費播放,該戲總播放量高達40億次,雖然收入比在戲院上映來得少,但就為他旗下的串流平台「歡喜首映」打響知名度。
董平坦言投資和製作電影是很大的冒險,事前要計算清楚,他提到除了《囧媽》外,另一部同樣安排去年上映的賀歲電影,由陳可辛執導的《奪冠》(前稱《中國女排》)因疫情延至國慶檔上映,雖然電影在疫情下的票房成績尚算不錯,但董平認為可以更好,「《奪冠》安排在9月25日上映是錯誤的,我本來的發行意圖是累積口碑後,在國慶假期後更能吸引人入場,但我忘了到10月1日,因為有其他新片上映,院商就把《奪冠》排成舊片,沒有很大的排片量,即使有口碑,票房也起不來,這是很遺憾的事,差一星期就差很多。」
堅信互聯網難取代戲院
歡喜傳媒投資製作的電影有不同的播放渠道,問到董平覺得互聯網有朝一日會取代戲院嗎?他說:「永遠不會取代!戲院和互聯網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但現在很多人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戲院,而互聯網想幾時看都行,觀眾看戲的模式或會有改變,但互聯網是不能取代戲院的。」話雖如此,董平現在也專心發展串流平台的業務,希望成為「中國Disney+」。
年屆60歲、讀音樂出身的董平,大學畢業後未有投身音樂圈,反而選擇從事國際貿易的工作,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後,他在1996年開始投資和製作電影,一直到現在已經25年。常說時勢造英雄,但英雄也要有眼光才能跟得上時勢,董平當初會選擇投身電影業,除了是認為電影的生命力更長之外,也是因為當時中國電影開始讓私人參與,於是董平成為中國第一批正式進入電影投資領域的民營企業,他乘着內地電影起飛的潮流,頭四部有份投資和製作的電影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包括張藝謀《有話好好說》、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李安的《卧虎藏龍》和姜文的《鬼子來了》,其中《卧虎藏龍》在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獲十項提名,最終捧走四個小金人,當中包括最佳外語片獎,成績驕人。
坦言休息最令自己快樂
電影對董平來說是一個夢,然而夢想也要跟着潮流走,串流媒體的興起衝擊傳統電影業,為了製作更多優質的電影,董平在2015年與徐崢和寧浩創辦了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並於香港上市,公司更與寧浩、徐崢、陳可辛、王家衛、張藝謀、賈樟柯、王小帥等導演簽約未來多年的多部作品,掌控中國影視劇原創頂尖內容的源頭。
談到王家衛是慢工出細活的導演,有指董平找他合作是豪賭?他揚言相信對方有值得等待的地方。董平坦言從未曾有執導的想法,也從不干涉導演要拍甚麼內容,「每個導演都有他想拍的故事,對於我來說,我想拍的東西,不見得導演能拍得出來。我有我的夢,但不能表現在我的公司裏,這是上市公司,我們要對公眾負責任,可能等我離開了這家公司後才做我的夢,我是有想過五年後離開,有想過要拍一些東西,但這是秘密,到時或者找一個導演拍一部有意思,但可能不賣座的電影。」董平自言是一個快樂的人,所以公司也取名為「歡喜」,問到甚麼事情令他覺得最快樂?他笑說:「休息,沒事情就最快樂,有事情就有責任。」
為「歡喜首映」打響知名度
2020年是全球陷入疫情噩夢的時候,原定在去年農曆新年上映的賀歲片全都不能上映,董平即時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與字節跳動合作,把徐崢自導自演的《囧媽》由院線搬到網上平台免費播放,該戲總播放量高達40億次,雖然收入比在戲院上映來得少,但就為他旗下的串流平台「歡喜首映」打響知名度。
董平坦言投資和製作電影是很大的冒險,事前要計算清楚,他提到除了《囧媽》外,另一部同樣安排去年上映的賀歲電影,由陳可辛執導的《奪冠》(前稱《中國女排》)因疫情延至國慶檔上映,雖然電影在疫情下的票房成績尚算不錯,但董平認為可以更好,「《奪冠》安排在9月25日上映是錯誤的,我本來的發行意圖是累積口碑後,在國慶假期後更能吸引人入場,但我忘了到10月1日,因為有其他新片上映,院商就把《奪冠》排成舊片,沒有很大的排片量,即使有口碑,票房也起不來,這是很遺憾的事,差一星期就差很多。」
堅信互聯網難取代戲院
歡喜傳媒投資製作的電影有不同的播放渠道,問到董平覺得互聯網有朝一日會取代戲院嗎?他說:「永遠不會取代!戲院和互聯網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但現在很多人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戲院,而互聯網想幾時看都行,觀眾看戲的模式或會有改變,但互聯網是不能取代戲院的。」話雖如此,董平現在也專心發展串流平台的業務,希望成為「中國Dis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