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覺知中醫師 - 肺癌雖惡 並非絕症|健康有營
發佈時間:00:00 2022-04-06 HKT

肺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隨着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愈來愈多抗癌成功的案例,但其高死亡率、頑強的癌細胞,甚至治療期間的副作用與不適,依舊令許多人聞癌色變。正因抗癌之路艱辛,許多病人除了以西醫方法治癌(手術、放療、化療、標靶免疫治療),同時會尋求中藥介入,希望能增加體力對抗癌症、減少腫瘤、緩解腫瘤本身或治療帶來的不適、或者讓身心更健康,更正面樂觀對抗癌症。筆者父親是一位研究診治癌症的老中醫,今天我想分享一些他寶貴的治癌經驗,以鼓勵病患保持續命希望,勿輕易放棄治療,若醫患互相配合得宜,患癌治療期間都可以茶照飲、山照行、舞照跳,維持生活品質。
中醫理論將人體抵抗力稱為「正氣」,將腫瘤的侵害稱為「邪氣」。中醫治癌通常以「祛邪」與「扶正」為主,再根據個人的體質、病況等加以細分,或是促進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增殖;或是調整免疫系統功能,提升免疫力。中醫看肺癌病人之種種病狀,與痰之關係為大,如咳嗽氣促為痰濕壅肺,咳血胸痛為痰瘀博結,肺癌淋巴結轉移為痰核流竄皮下肌膚,肺癌腦轉移為痰濁蒙蔽清竅。因此,肺癌的治療離不開治痰,例如治痰中常選用薏苡仁清肺熱,排膿消癰,對腫瘤有抑制作用。當肺癌痰濕壅盛時,可用半夏以燥濕化痰,降逆止喘,消痞散結,治肺癌淋巴結轉移(痰核流竄)用海藻、昆布,肺癌腦轉移(痰迷清竅)用蜈蚣。
中醫治療肺癌黃金時機
手術前後以扶正為主:手術過程必傷氣血,利用益氣健脾中藥,可補氣血,幫助手術後身體修復。
化學治療期間以理氣解毒為主:化療後產生的噁心嘔吐、味覺改變、食慾減退、頭暈疲倦、腸胃不適等,可使用藥物調理氣機,健脾理氣,改善消化吸收。
放射線治療期間以清熱解毒為主:利用養陰清熱解毒藥物,可預防及改善放療產生局部熱毒所帶來的副作用。
西醫療程結束後以調整體質為主:以中藥整體調理,固本培元,大大增強癌症患者免疫力,可改善體質,降低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