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院校收生不足 力拓內地市場自救

頭條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0:00 2023-01-07
發佈時間:00:00 2023-01-07
近年自資院校收生不足,《星島日報》報道,不少自資院校積極開拓內地市場,如屢傳「殺校」的珠海學院力求轉型,推出多個中文授課碩士課程,大受內地生歡迎,在內地的社交平台更傳出已獲八千人報名。有移民升學中心分析,疫下內地生棄英美、改到香港留學的情況增加,亦有人藉報讀自資副學位來港以取得居留,認為是增加吸納內地生的機會;民間智庫及學生輔導機構亦建議,當局應增加取錄非本地學生名額,同時增加本地銜接副學位的學士名額,雙管齊下解決問題。

據教育局資料,上學年只有約五萬名DSE(中學文憑試)考生,歷年新低,但全港專上院校學額逾六萬個,加上部分考生外地升學,意味多出約一萬個本地學額。另根據教育局截至去年十月的臨時數字,二二/二三學年提供自資副學位和第一年級學士學位課程的二十六所自資院校中,只有六所的收生人數達預期,十二所的實際收生人數,落後於預期兩成或以上。因自資院校主要收入來自學費,長期收生不足,恐影響經營。
來港升學急增近兩成

自資院校努力開拓生源,非本地生是其中一環。內地教育機構「新東方教育」的《2022年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內地生選擇到香港高等學府升學的比例,由二○年的百分之八,急升至去年的百分之十九,創近年新高,令香港成為僅次英美的三甲之選。據教育局資料,由一九/二○至二一/二二學年,六所自資院校在三年內,合共招收逾七千二百名就讀副學位及學士學位課程的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當中大部分來自內地,反映內地生對來港就學有一定需求。

本港移民升學中心負責人陳先生形容,「做到停不了手」,指多了內地家長有意安排子女來港就讀自資副學士課程,因在香港完成兩年課程後,未來可有多個選擇,如銜接英國或美國大學的第二年或第三年,亦可繼續升讀本港的自資銜接學士學位課程,其後持續留港進修或工作,住滿七年便可取得永久居留資格。

現時六所自資院校,包括珠海學院、香港恒生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都會大學丶東華學院及職業訓練局轄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均獲國家教育部批准招收內地生入讀副學士課程、銜接課程、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及研究院課程,大多限制人數於上學年相關課程總人數的一成,研究院課程則不設限額。據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資料,二二/二三學年院校共開設一萬六千多個自資副學位學額,以非本地生限額佔上一學年的一成推斷,即學額僅一千六百多個,申請倍增下,競爭激烈。

近年收生不足的珠海學院,現時獲廈門教育集團注資,以招收內地生為主,並主打經濟管理課程,又推出多個中文授課碩士課程,如工商管理、應用金融學及國學等,加上修讀期只需一年,成為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的熱話。
內地生藉讀碩士課居港工作

有內地生指,英美減少內地留學生簽證,多了朋友報讀香港的資助及自資院校,因內地生認為香港專上院校科研水平高,可與國際接軌,有人更反映完成課程後可透過申請「IANG(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簽證」留港工作,長遠可望取得香港居留。

民間智庫MWYO青年辦公室研究員陳朗軒指,預測未來三年中六考生不足,以及考生到外地升學增加,估計專上院校收生不足情況持續。他建議當局將自資院校招收內地及台澳等非本地生的上限調高至兩成或以上,並希望院校開設兼顧香港和大灣區需求的課程。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亦建議增加針對內地生的自資銜接學士學位名額,吸納更多內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