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促撤回邊境建設費建議
發佈時間:03:00 2025-04-17 HKT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已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立法會昨日恢復二讀《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辯論。有議員憂慮,《預算案》中的邊境建設費,會影響港人北上意欲及企業經營成本,促請當局撤回有關建議;有議員批評公務員架構龐大,又建議優化公務員增薪點制度,將增薪人數設限至公務員整體人數一半;有議員關注政府以「一刀切」方式削減社福開支;亦有議員建議香港應主動「行多步」,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政府在《預算案》提出,研究向陸路離境私家車收取200元邊境建設費。選委界陳沛良表明,對此有保留,擔心會影響港人北上意欲及企業經營成本,又關注是否未來對離港的廣東車亦同樣徵收邊境建設費,以及有否與廣東省政府商討。他認為無論是「港車北上」還是「粵車南下」計劃,旨在加強兩地交流融合,對促進國家消費內需以至便利經商環境亦有重大意義,促請當局撤回邊境建設費的建議。
倡激活本港第二上市市場
實政圓桌田北辰倡議,政府應停賣住宅用地,雖然當局認為樓市已經止跌,但他個人不感樂觀。他又建議政府研究新的輸入勞動力模式,容許外勞即日往返不在港過夜,並不享有目前外勞所有褔利,將有關模式用於配合國策,融入大灣區的公營基建,如洪前鐵路、北都公路等,相信有助政府大幅減低開支。
身兼行會成員的經民聯林健鋒則認為,香港應主動「行多步」,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惟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香港才能在風高浪急中穩住船陀,與國家共贏、共榮。他又指國家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開放,香港作為國家最開放、最國際化的城市,是聯通內地及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要發揮「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作用,必須強調香港與祖國風雨同舟、唇齒相依。
選委界簡慧敏表示,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政府既要維持穩健的財政政策,包括足夠的緩衝,以應對外部衝擊,亦要保持審慎樂觀、展現信心和靈活性投資未來。她認為,政府應研究訂立機制讓在港第二上市的公司在特定條件下納入「港股通」,激活本港第二上市市場,為中概股回流做準備;並主動邀請合適企業提交河套香港園區私人發展計劃,增強與大灣區城市聯動。
公務員增薪應只限優異員工
至於公務員方面,金融界陳振英指,政府向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全體人員凍薪的做法,較減薪溫和,建議當局考慮優化公務員增薪點制度,增薪應只限於表現優異的員工,將增薪人數限制少於公務員整體數字的一半,才比較合理。
身兼行會召集人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質疑,政府公務員開支龐大,香港約740萬人口中,有逾19萬公務員,而新加坡約580萬人口,卻只有約8.6萬公務員,質疑香港是否需要如此龐大的公營架構。她又關注公務員的文員職位,有不少大學生申請,認為有必要研究,形容大學生當文員是浪費政府補貼青年人讀大學。
有議員關注政府以「一刀切」方式削減社福開支。選委界管浩鳴引述,有市民向他反映高官不用減薪,但「開刀」時就找長者和弱勢社群,反問這就是「共渡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