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豪擲63億 購交易廣場自用物業
發佈時間:03:00 2025-04-25 HKT

在本港寫字樓淡靜市道之下,中環核心商業區卻出現高價轉手交易。港交所昨天宣布,斥資63億元向中環大地主置地購入中環交易廣場14.7萬方呎樓面作為總部。這是繼證監會2023年購入港島東中心部分樓層之後,再有金融監管機構買入寫字樓自用;亦是置地相隔30年再度沽貨,惹來業界多方揣測。港交所主席唐家成表示,這次自置物業,彰顯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充滿信心。
港交所是次買入的14.7萬方呎樓面,包括交易廣場第一座最高的9層辦公室,即是42樓至50樓各全層,以及6個位於交易廣場平台1樓以及平台2樓的舖位。以63億元交易價來計算,每呎樓面價值42850元。不過,根據買賣協議,置地將額外投入4億元,用於優化與港交所相關的周邊設施,如果扣除這4億元工程費用,每呎樓面價值40129元,較中環甲級寫字樓售價有很大溢價。
改建金融大禮堂 提升訪客體驗
位於平台層的6個舖位,將會改建成連接金融大禮堂的接待大堂,以提升訪客體驗。此外,第一座天台日後亦會設立港交所標誌。
除了買入上述物業,港交所昨天亦與置地簽署新的長期租約,租用交易廣場第2座的5層辦公室,租賃期為9年,該5層樓面現時已由港交所使用。換言之,港交所透過「買+租」安排,總共使用交易廣場14層樓面作為總部。港交所表示,採用「買+租」的混合模式,有助提高港交所應對房地產周期的靈活性和韌性。
唐家成:彰顯對金融中心地位信心
據了解,港交所買入的9層辦公室,部分樓面有其他租客,但在租約期滿之後,都會由港交所收回自用,然後把租用交易廣場其他樓層的員工,遷入這9層自置物業之內。港交所日後使用的寫字樓總面積,和置業前相差不遠。至於同樣位於交易廣場,前身是交易大堂的金融大會堂,港交所則會繼續向政府租用。
隨着港交所入市,本港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都有永久總部。證監會在前年以54億元購入港島東中心12層,至於金管局則更早置業,早在2001年已斥資37億元購入國金中心二期14層。
對於這次置業,唐家成指出,今年適逢港交所上市25周年,與置地合作建設總部,不但提升交易廣場作為金融地標的地位,也顯示港交所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長期支持和信心。置地主席韋梓強(John Witt)表示,中環的完善商業生態系統一直是香港金融業的重要支柱,將與港交所攜手打造獨具特色的企業總部。
港交所與交易廣場淵源甚深,選擇交易廣場作為總部可說順理成章。交易廣場於1985年落成,翌年已設立股票交易大堂。由於電子交易普及,交易大堂在2017年關閉,改為舉行活動及展覽的金融大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