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簽證風險掀轉學潮 蔡若蓮:院校需循序漸進擴招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5-04-2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27 HKT

  美國政府早前宣布註銷外國留學生合法身份,多名留學生面臨吊銷簽證的風險。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電台訪問中表示,受國際局勢變化影響,香港高等教育迎來新機遇,海外學生轉赴香港升學的趨勢顯著上升。隨八大院校非本地生限額放寬至40%,收生數量大幅增長,反映香港教育的國際競爭力。當局將加強配套措施,包括擴充宿位及檢討簽證政策,同時推動自資院校發展,鞏固香港本地教育。
非本地生名額放寬 收生急增
  蔡若蓮表示,香港的大學憑藉國際化、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以及兩文三語的優勢,吸引眾多海外學生。自八大院校非本地生限額放寬至40%後,相關收生數量大幅上升,顯示國際學生對香港教育的需求旺盛。她強調,院校需循序漸進擴招,避免因配套不足影響學生學習體驗。當局亦計劃未來數年持續增加宿位,預計到2027至2028年新增約13000個宿位,並探討公私營合作模式解決住宿問題,以滿足非本地生需求。
  針對部分高才通簽證申請人未實際來港,但其子女透過受養人簽證以本地生身份報考大學的情況,蔡若蓮表示正檢討相關政策。當局考慮要求申請人須在港居住一段時間,證明在港發展,其子女才可享有本地生待遇。她強調,相關調整需平衡簽證吸引力,但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入學機會,相關細節將適時公布。她又表示,本港高等教育需「兩條腿走路」,在鞏固公立大學優勢的同時,提升自資院校質素,以配合教育樞紐的長遠發展。
重申專上學院收生不會劃線
  立法會正審議《專上學院(修訂)條例》,有意見擔心影響部分院校存亡,蔡若蓮重申不會為收生「劃線」,院校註冊不會取決於規模大小,最重要是院校本身設計課程定位時,清楚說明開辦的精品課程目標收生數量,實際可收生多少,以此衡量是否符合要求。她強調對院校仍有彈性,如開辦對社會重要、但暫時不容易接收同學課程。她強調,就自資院校課程質素,由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院校每年均需提交報告。
  被問及現時學校合併情況越發增加,最新情況如何,蔡若蓮指出學齡人口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屬結構性學齡人口下降,以幼稚園為例,在2016年約6萬多,而去年約3萬多,下跌近5成,加上幼稚園數量、收生不變,但學生減少,的確會導致收生困難。她更預料6歲學齡人口會在2031年再下跌兩成;中學生則由5萬多下跌至4萬多。希望以多管齊下方式「軟着陸」,減少對學生、家長影響。她續指,在政府優化資源措施下,教育局正研究整合中、小學津貼,總共每年減2%開支,為避免影響學校,整合後方便學校「拉上補下」,預計下月公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