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漫長 中國佔上風卻不能放鬆
發佈時間:03:00 2025-04-27 HKT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部壓力下,在關稅戰上向中方退讓,近日不斷吹暖風,表示雙方正進行談判,並會很快達成協議,甚至稱國家主席習近平已致電給他。然而中方一再否認中美展開談判,不肯給特朗普下台階,要逼他中止一切單方面霸凌中國行為,遵守中美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大原則,而非短暫讓步。中美經貿關稅戰才剛開始,中方雖稍佔上風,卻不能放鬆作戰。
國內3大壓力逼特退讓
特朗普過去一個多星期,不斷杜撰中美就關稅展開談判,遭中國商務部、外交部等接連否認,但特朗普還樂此不疲向《時代》雜誌表示,習近平主動致電給他,卻說不出時間與內容。特朗普上任後,過去3個月曾多次表示要與習近平通話,甚至有一次說已通話,然而按中美官方紀錄,特朗普與習近平最後一次通話是他上任前3天,習近平還是應約通話而非主動致電給他。特朗普謊話連篇,實不可信,然而他說謊自有其目的,就是要安撫美國內部焦躁情緒,並顯示中方仍在他掌握中,要向他示好。
特朗普一改之前霸凌恐嚇,將中國關稅一再暴加至145%,務求將中國全面打垮,現在改為示好,並非要放過中國,而是國內投資者、生產者、消費者3大壓力,令他不得不退。
其一,美股、美債及美元自他月初宣布狂加全球關稅,就不斷下跌,甚至金融風暴隱現,特朗普必須穩住投資者信心。
其次,特朗普狂加中國關稅,令不少生產者面臨停產倒閉,其中高科技行業最苦。此因中方停止多項稀土原材料輸美,特朗普身邊紅人馬斯克亦抱怨其機械人工廠可能停產,外界估計美國稀土儲存只能應付60天,其後軍工、火箭、無人機等多個尖端行業可能要停產;至於農產能源,中國已停止輸入美國液化天然氣逾兩月,進口美國大豆、小麥、豬牛肉等亦出現暴跌,重挫相關生產者。
還有的是消費者,美國零售業巨頭上周面見特朗普,警告因高額關稅、中企又不肯降價,它們已暫緩輸入中國貨,但因無法在別國找到廉價、供應穩定的貨源,超市貨架很快會空空如也,必然令消費者抱怨,廣交會出口商這兩天指出,沃爾瑪已讓步表示會承擔高額關稅,促中企續供貨。就算美國貨架有貨,價錢可能貴上幾成,民眾亦可能痛批特朗普。
特朗普要安撫美國投資者、生產者、消費者,因此急切製造中美談判假象,但他只圖戰術上退卻,戰略上要打垮中國的企圖並無鬆動。故中方就算與美方達成協議,特朗普內部壓力一減,必然又會用各種莫須有罪名,打壓中國。特朗普自首次出任總統時,就視華為敵,因中國能挑戰美國獨霸全球地位,特朗普要讓美國再次偉大,要逼全球任美國予取予攜,必然想掃除中國這個最大障礙。
中方不急於與美談判
特朗普狂加關稅,內地經濟及企業自然承受重壓,但中方在這兩個月硬碰硬時佔得上風,逼使特朗普暫時退讓,就不會急於與美談判,要「讓子彈再飛一回」,令他承擔更大內部壓力,要在戰略上讓步,取消所有對華單邊關稅措施,承認中美兩國須互相尊重、和平共存,不能將中國視為敵人般打垮。
為解關稅戰困局,特朗普亦已準備兩招挽救,一是,若中方不肯談判,他準備單方面宣布削減中國貨關稅,美媒透露會由現時145%降至50%至65%,主要目的不是放過中方,而是要讓美國投資者安心,讓生產者及零售商能承擔有關關稅,繼續購買中國貨。二是,與對美軟弱的國家如日本、南韓、印度,加快達成協議,既可聲稱外國投降,保存特朗普面子,並可推動其他國家跟從屈服;若能乘勢拉攏多國孤立中國,將可倒逼中方向美低頭。
雖然《華爾街日報》、諾貝爾經濟學者得主克魯曼等判斷,特朗普在中美關稅戰已輸了,但此戰關乎中美國運,中美必然動員全國之力而戰,故雙方碰撞還可能擴至科技、外交、文化,甚至軍事等領域。中方現因早有準備,亦比美國能承受痛楚,故稍佔上風,但戰局漫長,仍須全力應對,不能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