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期 升學教育】最強幼稚園面試攻略 家長備戰要早準備

其他
更新時間:20:06 2021-07-14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1-07-15 HKT

說真的,子女找學校,無論是幼稚園、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作為父母的,都會擔心,正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尤其是幫子女找幼兒園或幼稚園,更是徬徨。因大家都是新手父母,全都摸着石頭過河,見招拆招,單單該報幼兒園抑或幼稚園?該符合孩子何種性格發展最為重要?面見前應如何準備?面見時遇到小朋友失控情況父母又該怎樣處理?


幼兒面見時只有兩、三歲,很多狀況不是父母所能控制,作為新手父母怎樣準備以祈把狀況處理得更好,繼而更有把握讓子女進到心儀學校,相信是不少父母想了解的課題。


今期《親子王》請來教育專家、幼兒學校校長和開辦面試班、分離班和playgroup的中心主任,為各家長提供全面揀選幼兒園或幼稚園的準則、面試準備和技巧, 以及遇到突發狀況的處理方法。


現時全港有一千多所幼兒園和幼稚園,由不同的辦學團體或機構開辦,而有部分學校是實施全年報名制,或已開始接受報名,但一般都在十月截止、十一月開始面見,故父母為子女作的準備當然愈早愈好。


家長親自了解學校
相信為子女報讀幼兒園或幼稚園,家長最憂心的就是應該如何揀學校?救世軍荔枝角幼兒學校校長黃婉兒認為,就近入學最為重要。「幼兒年紀還小,最好是可以走路回校不用坐車,亦可減少幼兒坐車時因人太多受感染的機會。」


此外,家長要深入研究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否跟自己的相同。「這除了靠口碑外,家長亦要親自參加學校的簡介會,因學校會現場講解自己的理念、教學特色、師資等,讓家長有深入了解。家長亦可現場提問問題以釋疑慮。還要參加開放日參觀校園,這樣能了解學校的環境和設施,以及提供甚麼活動給學生。」


很多時家長都會聽別人的意見從而了解學校,但黃婉兒校長指家長的親身體會才最重要。「除了上網看辦學機構和團體的歷史背景、理念和教育方針等的資料外,曾見過有家長為了解我們學校是怎樣,居然坐在學校附近的快餐店,觀察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質素,例如有沒有罵小朋友,足見家長十分認真,事前工夫做足。」


學校配合孩子發展
救世軍教育服務部學前教育總主任張素媚則補充指,家長在揀選學校時亦要看孩子的性格和能力。「很多時家長會揀跟孩子性格相反的學校;即是孩子性格較活潑的,家長會想揀選較多規矩要守的學校讓孩子入讀,從而想改變孩子。」


「然而家長想改變孩子的話,不應單純靠學校來作改變,而是應從孩子的生活習慣開始着手。例如孩子愛跑跑跳跳的,可以在家給他們多玩拼圖等培養專注力的遊戲;又或多帶孩子往圖書館,慢慢培養他們安靜定的態度。」


「此外,幼兒學習講求氣氛,若然在不合適的氛圍下學習,明明是活潑的孩子卻硬生生要他們坐定定的話,幼兒容易出現情緒和壓力,從而導致問題行為,例如咬手指、扯頭髮、遺尿等。所以不應以改變孩子的性格來作為揀學校的重點,反而該選擇包容度和接受度較高的學校;學校願意接受有個別學習差異的學生,從而可讓學生學得更好。」


心理和生理要準備好
當揀選了學校後,家長就要開始為孩子及自己作好面見的準備。現時很多的家長都會幫孩子報讀面試班,但黃婉兒校長並不贊成,「因面見前才作臨時操練,是困難的,尤其幼兒年紀那麼小,相反平時教養才是最重要。」


至於家長真的要為子女作準備的話,黃婉兒校長指可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着手。「心理方面,家長可在面見前跟孩子預告一下,將要去一處怎麼樣的地方?會遇到甚麼樣的人?會做些甚麼樣的事?要守些甚麼樣的規矩?讓孩子早點有心理準備。」


此外,不要把孩子打扮成像王子或公主一樣,因為孩子太拘緊不自然反而會影響表現。黃婉兒校長指,「最理想是孩子要穿得舒適、清潔和整齊便可。」張素媚則指,「學校主要是看學生的真性情,故表現最自然和真實的一面最重要。」


黃婉兒校長另提醒家長要準備好自己的百寶袋,「帶齊孩子心愛的玩具、能令他有安全感的公仔和他平時常吃的小食。父母出席面見那天,亦最好預早請假,以便互相支援,始終兩人互相幫忙照顧孩子,總較一人單打獨鬥的好。」


至於生理方面,若然獲安排早上面見的話,家長最好安排孩子前一晚早點睡覺;若然下午面見的話,就要早一、兩周調較好孩子的午睡時間,讓他有充足精神。黃婉兒校長說:「不要吃太飽或餓着面見;亦不要太早到達學校,早五至十分鐘最為理想。此外,個別面見前要先帶孩子去排洗,不用面見中途要去洗手間。」


報讀太多學校形成壓力
很多家長都有個迷思,覺得報讀愈多學校愈好。不過黃婉兒校長建議家長:「只要鎖定報讀三至四所心儀學校便已足夠,以免報太多學校過於頻撲,影響幼兒表現。」


張素媚則指,由於大多數學校無論簡介會和面見日期,時間上都會很接近甚至出現重叠,家長最好是篩選數所心儀學校進行深入了解,以便有足夠時間消化。


「其實報讀太多學校的話,面見時家長和孩子都會有壓力。尤其面見時間不一定準時完結,若有超時情況影響下一所學校的面見,會導致父母處於緊張狀態,從而影響孩子。所以家長在為子女找學校時,要保持輕鬆、良好和穩定的情緒,不要給自己和孩子造成壓力。」


張素媚亦提醒家長之間的期望要一致。「首先父母雙方要在教養孩子上有一個共識,再篩選出適合孩子的學校,避免出現不協調的情況。故父母事前溝通很重要。」


拆解面見內容及要點
到面見那天,首先會安排要面見的幼兒和家長到大堂或等候區來個熱身。那裏會有玩具給孩子玩,家長可陪他們一起玩,而老師會在旁觀察孩子和家長的反應,從而了解親子關係,像家長如何帶動孩子參與和互動。及後,有的學校會安排孩子和家長作小組面見,此時或有老師出來講故事,中英文都有,然後問問題,看孩子和家長的反應,例如家長有沒有鼓勵孩子舉手回答等。


張素媚指出,小組面見後便是個別面見;亦有學校沒有小組面見直接作單獨面見。此時校長或老師會跟孩子聊天,問他們的名字、年歲、性別等。若孩子報讀幼兒班,會給他們進行些簡單任務,如拿起物件、握握手、打招呼,看孩子接觸陌生人後的表現,並在傾談中了解他們和他們的生活習慣。「面見主要看在孩子的歲數,其發展表現如何,有否做到應有的表現。」


至於報讀幼稚園低班的孩子,張素媚指可能會給他們做些指令。「像我們學校曾給幼兒剝香蕉吃,從而看他們的能力、親子互動,是否全都由父母動手。」黃婉兒校長則補充指,「還會問孩子顏色、形狀、說出物件名稱請他們取物等。」而報讀全英幼兒園或幼稚園的話,學校可能會用英文作面見,家長要有心理準備。


最欣賞重視孩子的家長
面見中家長部分甚為重要,因學校想從跟家長的傾談中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況、家長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家長是否認同學校的教學理念等。張素媚指出,若家長能多談及孩子,一方面能讓學校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二來亦讓學校知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重視他們的教養。「有時看到家長談論孩子談得眉飛色舞,連我們都能感受到孩子在家中的位份和父母對他的重視,這些家長是學校最欣賞的。」









報名時間有不同
各學校的報名時間不同,黃婉兒校長以救世軍幼兒學校和幼稚園為例,「報讀幼兒班一般獲發出世紙後便可報名,會根據報名先後次序安排面見。至於幼稚園報名,有學校是全年都接受報名;亦有學校如我們是九月開始接受報名。但大部分學校會於十月截止。而全港幼兒園和幼稚園都會於十一月開始陸續進行面見,故此為子女報讀很多所學校的家長,要留意會否出現面見時間上的衝突,到時就要作出取捨。」



 


面試班中心主任 講解面見要點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家庭健康教育及輔導中心中心主任滕琴子指出,中心開辦幼稚園面試班、playgroup和分離班多年,見盡父母面對幼稚園面見時的緊張。至於家長最關心的,「是面見問些甚麼?有甚麼要準備?以及有甚麼要特別留意?」


父母調整情緒
滕琴子提醒父母,面見前也要讓孩子到心儀學校參觀,以了解學校的環境和氣氛。「當幼兒多了解學校後,面見時就不會產生抗拒感。」


此外,家長亦要多關顧自己的情緒。「這部分較少被提及,孩子的情緒和表現往往受着父母的影響,他們對父母的情緒很敏感。所以父母要懂得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分緊張或憂慮,否則面見時,父母很緊張很多話,或爸爸很嚴肅,孩子面見亦會有壓力。」滕琴子又指出,父母想調節情緒,可多作深呼吸,或多點陪孩子玩,培養親子感情,對面見都有幫助。


從小開始教
此外,想要孩子面見表現好,就要從他們小時候由生活習慣開始做起。「我們往很多學校開辦講座,家長都關心面見問題。小學的家長亦然。他們會問如何讓孩子表現好些,這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做起。例如想要孩子有禮貌,父母要以身作則,跟人說早晨、說多謝、說對不起,即使跟孩子相處亦然,父母都要有禮貌,孩子在這氛圍下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自然亦會有禮。尤其面見時,孩子總有甩漏犯錯情況出現,像把東西弄跌,但當老師幫他執起,他會說謝謝,自然會獲加分;又例如從孩子小時候起,每吃完飯後都教他們要收拾碗筷、把椅子推回桌下,這樣他們到了學校後亦懂做。」


滕琴子提醒在教導孩子時,父母要態度一致。「而面對孩子犯錯時,要認真但溫柔地作出糾正,不要發惡。」


小心填問卷
同樣,滕琴子亦指,家長面見在幼兒園和幼稚園的面見中佔非常重要部分。「而有些學校甚至在等候過程中,會給家長填問卷,以了解家長對孩子有何期望?教養如何?其教育理念是甚麼?為何選這學校?孩子有何優點和缺點?假日會跟孩子往哪裏玩?孩子發脾氣或哭時怎樣處理?」


當中有一條問題,滕琴子特別提醒家長要小心回答:「就是問誰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不要只答爸爸或媽媽,要註明是一起的。另外,亦明白孩子的日常起居飲食或都有工人姐姐和祖輩在照顧,但父母下班後都要陪他們玩耍、聊天和共讀。尤其疫情下若有用些廢紙筒、箱等跟孩子一起做玩具玩,學校會看到父母百忙中都着緊跟孩子有親子互動。」


此外,滕琴子指,「很多老師都反映害怕怪獸家長,故學校都會問家長對怪獸家長的看法?建議家長在面見時,不要太多介入孩子的面見,讓孩子自然作回應。其實老師不是要孩子給予正確答案,而是要看其主動性,若然孩子坐在一旁不肯回答,家長可輕輕提一提他們,但不要搶着回答。」


角色扮演作練習
至於面見孩子時,學校除了問孩子姓名等以外,也會問「今天誰陪你來?較深的問題會問:坐甚麼車來?而疫情關係,不知道來緊的面見會否問:碰了髒東西如何處理雙手?該如何洗手?怎樣用酒精搓手液或口罩等?」


滕琴子建議家長:「平日可跟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來練習應對面見的提問。除了問答以外,幼稚園面見,學校都會給圖書孩子看,或放拼圖、叠叠杯給他們玩;又或有生果圖畫,問他們是甚麼生果等等;亦有問日常用品,如刷牙用甚麼來刷?或問情境題,玩完公園設施很多汗該怎樣做?若平常父母有教孩子用毛巾抹汗,遇到情境題時他們便容易處理。」


四大面見突發狀況 處理有法
幼兒年紀還小,面見時總有突發狀況發生,滕琴子綜合了四點,並教家長該如何處理。


狀況1:發脾氣
孩子遇到不如意時,就會大吵大鬧、發脾氣,滕琴子指出,家長可即時把孩子帶到一旁,助他平伏情緒。「可抱他入懷,輕輕拍他的背部安撫他,期間可表達理解他的情緒,讓他感覺有人明白自己。當孩子安靜下來後,可讓他喝一口水,或把他感到有安全感的玩具給他拿着。若然孩子持續大吵大鬧,家長無法平伏他,就要帶他離開,否則繼續下去,亦無法進行面見。」


狀況2:怕羞不肯答問題
滕琴子提醒家長千萬不要搭嘴,因學校會覺得家長太多的干預。他建議家長在進入課室單獨面見前,先把一些易㩗、平時孩子常玩的玩具或公仔給他們拿着。「當孩子不肯答問題,亦等了很久沒有回應,此時家長就可以拍拍公仔或玩具,提醒孩子有心愛的玩具陪伴,不用害怕,並鼓勵他們講出答案給玩具知道。」


期間家長切記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作出太大的反應,「要明白孩子還小,有這樣的反應是很正常。所以事前要多作準備,例如帶他們視察要去面見的學校,提升他們的安全感。」


狀況3:把東西掃落地
這是最常見的情況。此時,家長可以提示孩子自己執起;又或家長示範一次給孩子看,再由他們自己執起。若然有旁人幫忙,記得提醒孩子要說多謝。「若然是孩子自己執起,家長可輕聲稱讚他,給他一個叻叻,讓他有動力繼續做好。」


狀況4:不專心
幼兒容易受外物干擾而出現分心,這亦是面見常見的狀況。此時家長可輕聲提點孩子,讓他再度專注於老師的說話或桌上的玩具;亦可跟孩子說有些得意的玩具在桌上,以吸引他們的注意。


文:馮淑玲 圖:褚樂琪、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576期 幼稚園升學】家長做足準備選校更精明 拆解幼稚園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