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期 健康童年】慎食時果 小心口腔過敏
發佈時間:00:00 2021-08-05 HKT

時果選擇眾多,然而不少水果都可引致口腔過敏綜合症,例如有些人吃了奇異果或芒果便會喉嚨癢、嘴部痕等。
五至十分鐘內病發
水果含豐富營養素如維他命A、維他命C、葉酸、鉀質、膳食纖維、抗氧化物等,是維持身體健康每日必須進食的食物之一。不過,部分人士吃水果後短時間內(通常約五至十分鐘內),其嘴唇、舌頭、口腔內部、耳朵、喉嚨會出現痕癢、腫脹、刺痛等不適症狀,就有可能患上口腔過敏綜合症。其症狀通常局限於口腔,而且一般輕微及短暫。
與花粉過敏有關?
營繫註冊營養師(澳洲)黃兆章說:「口腔過敏綜合症又稱『花粉食物過敏綜合症』,一些水果中的蛋白質與花粉中的蛋白質非常相似。當對花粉過敏人士進食水果時,其免疫系統把水果中的蛋白質誤以為花粉的蛋白質,繼而引起過敏反應,可謂『打錯仗』。」不過,並非所有花粉過敏的人在食用以下食物時都會出現過敏症狀,對部分花粉敏感人士來說,進食下列水果有機會誘發口腔過敏綜合症,因為兩者的蛋白質結構類似。
樺木花粉類:奇異果、車厘子、桃、布冧、杏、士多啤梨、蘋果、梨。
豚草花粉類:哈密瓜、蜜瓜、西瓜、香蕉。
草花粉類:西瓜、桃、番茄。
或嘗試削皮後才吃
黃兆章續指,口腔過敏綜合症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輕度的食物過敏。少數情況會導致嚴重的喉嚨腫脹,令吞嚥或呼吸困難,出現過敏性休克的全身性過敏反應則非常罕見。通常引致過敏的水果為新鮮水果,因此受「花粉食物過敏綜合症」影響人士,最徹底的處理方法是避免食用。但實際生活上不能完全避吃所有水果,建議或可先加熱烹飪,因過程中會改變引起過敏反應的蛋白質的結構,變得不再與花粉的蛋白質相似,所以或許吃蘋果會出現過敏反應,吃蘋果批卻不會。
另亦可以吃罐裝水果代替,但謹記選擇非糖水浸的。此外,患者亦不宜飲用新鮮水果製成的水果奶昔,因當中含大量可引致過敏的蛋白質,而經超高溫消毒法(UHT)處理的果汁便較少機會引致過敏反應。
不過,始終食用原個新鮮水果的營養價值較佳,故建議可嘗試不同品種,因為未必對所有品種水果都會過敏。另亦可嘗試將水果削皮後才吃,因導致過敏反應的蛋白質通常集中存在於表皮。若過敏症狀短暫且輕微,可喝水漱口加以紓緩,但如果症狀持續及嚴重(如明顯地喉嚨不適或吞嚥困難)、有全身性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對經高溫處理的水果仍有過敏反應等,務必先諮詢醫生的正確食用指引。
文:衞兒Hygibaby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