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帶論壇 ——大聖劈掛門之四 「劈掛之雄」冼灝英(上)

專欄
更新時間:13:48 2015-06-18
發佈時間:00:00 2010-12-31

       各位朋友,我在本欄一連講了三輯大聖劈掛門的源流歷史、代表人物,以及奇門兵器。我收到很多讀者朋友電郵,他們私人醒我很多各種武術資料,令小弟獲益良多,多謝!大家咁有興趣,我再講講大聖劈掛門,但今次講劈掛拳不談猴拳!
      小弟對劈掛拳曾下過小小苦功,體會到它在格鬥中,往往可令敵方吃不消,頗具殺傷力。今次我請來一位被同門稱為「重炮手」、剛在TVB表演過猴拳的冼灝英師傅!冼灝英師傅既是藝員又是武術導師,現時多名藝員是其門生。
      江:灝英師叔,好多謝你咁忙都接受我的訪問。
      英:不用客氣。
      江:師叔你在甚麼時候開始教拳?
      英:應是一九八三年,那時候剛好我加入邵氏第六期訓練班,總言之,由八十年代起,早期我教亞視武術訓練班,至今未停過。
      江:你有冇上過擂台打過?
      英:當然有啦!由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三年,我打過好多場賽事!如香港中國功夫總會、大和會、恆樂會、香港鐵虎會等舉辨的賽事,我都打過。
      江:請你介紹一下劈掛拳的特點好嗎?
      英:好的!我先講講劈掛拳,它是典型長擊類拳術。古名披掛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又稱「劈掛掌」。清代傳於河北鹽山滄州一帶,劈掛拳以上肢的劈、掛、摔、彈、合、斬動作為主。在交錯掛劈的動作中鬆肩紓背,臂起時綿柔快速,勁力通透,劈落時力猛如彈炸,體現了柔中帶剛的特點。劈掛拳注重以腰為根,用胸部吞吐和腰部的擰轉折疊配合的運力方法,使動作大開大闔,步法講究進必跟,快速疾出,勁法有通透勁等。
      在技擊上,講究隨招進招,隨形打勢。在長進與速退中,常以原地「轉趾」(腳尖輾轉)方法,變換方位和姿勢。基本攻防規律為:「高來則掛,低來則劈,橫來則攔,順來則搬。」我們大聖劈掛門實則只有一套劈掛拳,後由本門宗師耿德海師公將套路劃分成三路,目的是讓門人容易上手練習,這是大聖劈掛門有三路劈掛拳的原因。
      江:咁!三路劈掛拳又有乜分別呢?
      英:要練大聖劈掛門的劈掛功夫,首先要清楚劈掛拳是需要雄渾體能去練習和運用的!所以劈掛三路,三路拳套都有練習目標和特點!
      江:請你介紹一下?
      英:第一路!練的是身形步法的高低起伏,下盤穩固上落進退靈活;
      第二路!練習拳腳速度,在出拳動作、踢腿、跳躍轉身、整體協調性;
      第三路!係終合一,二路拳勢在第三路裏整體以功力去練習;當劈掛拳三路練習到有一定的水平,師傅就要求弟子把劈掛三路拳一氣呵成去演練的。
      (江師傅自幼習武,八十年代練習葉問系詠春拳,其演繹的詠春拳技法獨樹一幟,於九六年創立香港詠春江志強拳術總會,推廣詠春拳術)
      江志強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