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話題│電動客貨車 物流界新焦點 市場潛力強
發佈時間:03:00 2022-03-25 HKT

平治本周三(3月23日)在港推出品牌首輛電動客貨車eVito,挾着豁免首次登記稅及政府提供的新能源商用車資助計畫,希望可以打開一個新市場。究竟現時本地電動客貨車有甚麼選擇?實際使用上是否比柴油車優勝?

目前本地電動客貨車款選擇不算太多,早年雷諾Kangoo Z.E.及日產eVN200相繼退市之後,市場只剩下三款國產品牌支撐大局,當中包括比亞迪BYD T3、東風小康DFSK EC35及上汽大通Maxus eDeliver 3。由於T3及EC35體積細小、載重量有限、續航力比較短,加上充電制式不是歐洲規格,未能滿足到大部分商業用戶及物流運輸需要。反而eDeliver 3由於載重達880kg,以及採用歐盟規格,即使續航力只有243km(WLTP),也吸引到幾家大企業購置作為物流車隊。
至於剛登陸本地的eVito,挾着平治之名氣,加上跟同廠柴油版Vito 119相同的車身格式及豪華配套(包括一系列主動安全設施),載重量(900kg)、續航力(378km,WLTP)及充電制式等,切合本地物流業界使用要求,不過車價約60萬元,相比柴油版Vito 119($430,000起)貴約十七萬元,以「單頭」私人客戶來說,成本可能太過高昂,即使慳回燃油費也要很長時間才能補貼到車價的差距。eVito目標對象很明顯是一眾物流大企業車隊,通過參與申領「新能源運輸基金」試驗計畫,可獲得車價50%資助。


不少柴油客貨車用家認為,現今電動貨Van續航力仍然太短,未夠安心,加上本地中速或高速充電配套有限,如果途中要找地方停下充電,太過麻煩。他們覺得現階段電動客貨車經濟效益仍未及傳統柴油車,不過這個市場未來存在很龐大發展空間。
電動商用車優惠多
政府為推動使用電動車,所有電動商用車包括貨車、巴士、小巴、的士、特別用途車輛、電動電單車和電動三輪車的首次登記稅獲全數豁免,至2024年3月31日止。企業購置電動車輛,有關資本開支可在第一年獲利得稅扣減。
另外,為鼓勵運輸業和非牟利機構試驗及使用新能源運輸技術(包括電動商用車),企業可申領「新能源運輸基金」試驗計劃(12至24個月)資助,附合條件及成功申請可取得購買電動商用車價50%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