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熱話】日本繪本激發想像力 家長伴讀要有技巧

更新時間:17:52 2021-09-20
發佈時間:22:00 2021-03-30

人們常以「課外書」稱呼學生的課餘讀物,但其實閱讀與學習互相扣連,兩者不能分割。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提升學習效能和興趣,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多的好處。不過,綜觀香港的閱讀文化未見濃厚,根據「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結果顯示,香港學生在過去數屆的研究中,閱讀能力表現優異,但對閱讀的興趣卻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學生自評對閱讀課堂的投入度,更是全球末座。這除了歸因於本港的教育制度偏重於學業成績外,其實父母在選書和伴讀上也要有技巧,才可透過伴讀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兒童遊戲治療師暨特殊教育導師Ms Coolman Tang(下稱Ms CooL)認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應閱讀相應程度的書籍。「零至半歲可以看觸覺型的布書;到一歲便可看一些以顏色和圖案為主的圖書,盡量不要有文字和故事性;一歲半至兩歲可閱讀簡單的故事書,頁數不可太多,內容適宜跟日常生活相關;到三、四歲上幼稚園便可閱讀一些故事性強、想像力豐富、天馬行空的繪本。」家長把握幼兒階段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上小學後他們便會懂得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來看。


日本閱讀文化豐富
Ms CooL對培養孩子閱讀有相當經驗,原來她有另一個身分,就是日本繪本導師。而成為日本繪本導師前,她曾疑問:「為甚麼日本小朋友的閱讀習慣那麼豐富?」後來她發現當地的孩子喜歡閱讀,繪本為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日本繪本的圖畫主要以粗綫條構成,且不會用很複雜的畫風,正因這簡單的圖畫,加上鮮艷的顏色,形成強烈的對比,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除了畫風吸引外,Ms CooL認為日本繪本在內容上亦比其他繪本更能啟發兒童。「日本繪本的故事天馬行空,結局大多不會很明確,反而會留給伴讀者和小朋友想像空間。經過一個討論和思考的過程,能培養小朋友的想像力、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等。」


抽離角度學品德
日本人重視傳統美德,因此會藉繪本向孩子灌輸各種禮儀、守規等的價值觀,Ms CooL認為香港家長可從中借鑑。「例如我們想小朋友學習同理心,但這不是三言兩語便能解釋得到。太直接解釋,小朋友會因為理解能力有限而無法分析,不過透過簡單的圖畫作引導,再以抽離的層面去看故事,便可將大道理投影成一個淺白的故事,讓小朋友更易吸收。」由於閱讀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將文字看一遍,而是走進一個場景,代入主角一同經歷,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思維空間會被拉闊,成為吸收各樣知識、概念的好時機,故Ms CooL建議家長可選擇日本繪本與孩子一起閱讀。


跟孩子一起讀
曾在一次課堂上,Ms CooL拿出書來,學生馬上便說:「吓,又看書。」「為甚麼會這樣呢?香港的小朋友普遍沒有很大的閱讀動機。閱讀對他們來說,是被逼才會做。」其實家長習慣跟孩子作伴讀,對提升和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絕對有幫助。「在選擇繪本時也有技巧,我們要讓小朋友自己選,而非大人強逼他們去看某一本書,所有行動都要從小朋友的角度出發,我們要跟小朋友做朋友。伴讀時要同角度、同高度去進行,令小朋友覺得不是被大人要求才讀,而是爸爸、媽媽跟我一起讀、一起討論、一起建立這個習慣。」


伴讀要有技巧


伴讀,是陪伴孩子一起閱讀,但父母並非只是象徵式坐在一旁,再任由孩子他們自己讀。「我就曾在街上見到過一對父女,爸爸跟女兒在進行『伴讀』;不過是女兒在自己看書,爸爸則坐在她的旁邊玩手機,二人零交流。我又曾見過家長跟小朋友看書,家長指着書上的字句,逐字逐句誦讀,然後再讓小朋友跟着讀一遍。我在想這樣就是伴讀了嗎?」Ms CooL在說故事時不會依書直說,反而會用自己的方式以一些很淺白和貼地的字眼來演繹故事,讓孩子理解內容便可,「非要用盡書中每一隻字,小朋友或會感到反感。而在說故事時,聲調上要有明顯的高低抑揚,以及要代入角色情緒,因為我們是在說故事,而不是讀書給他們聽。」


家長學識問問題
要令伴讀發揮作用,家長要先放下所有事務,專注跟孩子閱讀。「伴讀其實不用花很多時間,每天十至十五分鐘便已足夠。」而問問題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伴讀技巧。「例如看到書名叫『明天的我』,我們不只是將四字讀出,更可以問小朋友:『明天的你可以做甚麼?』我們懂得發問,但不是要逼小朋友回答,問完問題可先做一個榜樣,家長自己先答,然後小朋友很自然就會跟着答。否則整個過程不斷問小朋友問題,他們便會覺得像考試。」Ms CooL提醒家長,不要將跟孩子看完一本書當作成任務,因為伴讀的目標並非着眼於能否看完故事,而是伴讀者能否透過故事激發孩子的思考和引導他們作分享,將所學變得生活化,從而令小朋友喜歡上閱讀。


抒發情感好途徑
只要適當運用伴讀時間,除了親子關係和溝通會變好,對孩子的情緒健康也會帶來莫大裨益。Ms CooL曾接觸過一個案例,有名孩子經常發很大的脾氣,「而且每次發脾氣的程度更是由零到一百, 一碰到甚麼不滿意就會大哭不止。於是我提議家長跟小朋友每天花五分鐘時間一起讀一本繪本,再教他們一些基本技巧,隔一段時間再看看效果如何。」後來那位小朋友的情緒問題的確有所改善,「因為伴讀提供了一個讓小朋友抒發情感的渠道,小朋友也容易受故事內容啟發而多反思和訴說自己的感受。」因此Ms CooL強烈建議家長,要跟孩子進行睡前閱讀故事,因為她認為適當的伴讀,對孩子帶來的好處實在太多。


文:王渲茼 圖:王渲茼、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家長在伴讀時,可引導孩子思考更多生活上的小細節。
家長在伴讀時,可引導孩子思考更多生活上的小細節。
Ms CooL認為伴讀不是教孩子看書,而是跟他們一起讀和討論。
Ms CooL認為伴讀不是教孩子看書,而是跟他們一起讀和討論。
Ms CooL在家長網上學習平台ILK Learning Limited,教授伴讀技巧。
Ms CooL在家長網上學習平台ILK Learning Limited,教授伴讀技巧。
Ms CooL提醒家長別帶着錯誤期待,覺得孩子看完書就會變叻,因為能力是需要時間培養的。
Ms CooL提醒家長別帶着錯誤期待,覺得孩子看完書就會變叻,因為能力是需要時間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