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內需股值得關注 海爾智家(06690)盡享優勢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港股在整個二月份持續強勢,更曾締造出24,076點的半年高位,成交更超過4,000億元。二月份港股持續出現升勢,香港一洗過去三年被外間譽為「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港股永遠只屬「割韭菜」及「外資提款機」的污名。港股在上月能夠如此堅挺,相信居功至偉的是國內DeepSeek為全球所帶來的無限驚喜,此驚喜不但令中國人強起來,更令在港上市的、與DeepSeek扯上關係的科技股均直接受惠,資金不斷湧進此類股份。而無論在港股環境順逆時均不離不棄的「北水」,因國內股票市場未能全面覆蓋與DeepSeek有關的受恵股份,因而令北水力度在過去一個月突然猛力灌溉,亦是令港股吐氣揚眉的主因。不過,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滿月」之時,其突然再發動「貿戰特襲」,宣布在周二(3月4日)起,對進口中國貨額外加徵10%關稅,連同早前已加徵的10%,合共徵收20%關稅,同時又再對鄰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25%關稅。這次「特襲」可謂殺市場一個措手不及,令全球金融市場即時進入緊急狀態,股市及油金匯等商品,以至一直炒得瘋狂的加密貨幣,均上演一幕「直落無水花」的高台跳水;美元則再度轉強,美匯指數曾一度高見107.45,美元兌人民幣再次逼近7.3水平。故此,一向強勢的港股在2月最後一個交易日,雖跌穿23,000點收場,但全月仍有近2,800點進帳,總算吐氣揚眉。
對於「狂人」特朗普上任以來胡亂徵收關稅,美國政界出奇地毫無反應;但商界終於難以忍受,有「股神」之稱的巴菲特亦有開腔抨擊,指特朗普開徵的懲罰性關稅可引發通脹及損害消費者利益,更直言關稅在某程度上根本是一種「戰爭行為」。這位在投資市場上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股神,認為特朗普的極端貿易政策如同「玩火」,最後可能是引火自焚,更指其行為會擦槍走火,最後全世界根本沒有贏家。市場亦靜觀中國會否實施新一輪反制行動,因而令已累積一定升幅的港股本周開始呈現反覆向下的格局。對港股市場而言,上月天朗氣清,但本月突然存有陰霾,不利消息接踵而來,市場再度出現巨型「抽水」行動。外電報道,比亞迪(01211)以每股333至345元完成配股集資435.1億元,扣除雜費後淨集資額433.83億元,成為自2021年美團(03690)破紀錄集資100億美元後,港股近4年來最大額的配股集資。投資者擔心「抽水」潮會相繼席捲大型藍籌股,因而影響入市意欲。而狂人自發動「貿易恐襲」後,繼續延伸戰線,其狂妄及我行我素的言論再度發功,並主動向外媒表示,不滿中國、日本和其他國家壓低本國貨幣匯率的手段,更透露已致電中國國家領導人和日本首相,強調「這些國家不能繼續讓本國貨幣貶值」,變相拖垮包括拖拉機生產商卡特彼勒等在內的美國傳統製造商,並埋怨此舉令當地企業很難從中競爭,做法對美國不公平。該言論一出,令投資者不禁悲從中來,擔心繼「貿易戰」後,狂人欲發動全球「貨幣戰」。在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下,大市總成交回落近2,500億元,是近月最少,北水亦結束連續7日淨流入,轉淨流出12億元。在林林總總的不利消息下,投資者難免產生港股短期已「見頂」的想法,因此開始轉呔做「淡」,令淡倉期指及熊證街貨量急升,亦屬正常現象。正當投資者開始絕望之際,中國政府終於宣布一連串反制措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自下周一(3月10日)起對美國部分進口商品加徵10%至15%關稅;商務部則公布,將25間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及不可靠實體清單,同時針對美國相關光纖產品發起首宗反規避調查,亦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美方舉動。再者,正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提出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預算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並擬發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人民幣及特別國債5,000億元人民幣。在反制行動及人大會議上推出務實挽救經濟措施下,港股突然作出大幅反彈,除再度升穿23,000點外,更曾一度高見23,636點,又再向24,000點進攻。
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
筆者認為,即使港股曾作出深度調整,但調整幅度亦只是逐級而下,並非「急瀉」,回落至22,600點附近便開始觸底而上;即使短短三個交易日的調整,亦見有一定的買盤護航,可見市底仍強。但美中不足的是,成交有所回落,令波幅可能變相會增大;加上國內仍在進行全國人大會議,在會議中任何一個提議或建議,足以左右港股的走勢。在市況未明朗下,衍生市場的流向好容易令散戶輪為被屠宰對象,建議投資者不應在衍生市場上過分進取。而投資領頭份子的科技股或藍籌股,在市底仍強下,相信仍可以有著「攻守兼備」的功能。適逢國內舉行兩會,內需可能會是會議中關注的議題,因而預料在港上市的內需股可能因此受惠,當中家電股亦有可能會受關注,建議不妨留意海爾智家 (06690),其業務盡享優勢。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