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跳出香港 大灣區覓好工
國泰大裁員,猶如向人力市場投下一枚巨型炸彈,產生極大震盪,料政府第二輪保就業計劃結束之後,會有更多公司抵受不住疫情的衝擊,裁減更多員工。勞工界陰霾瀰漫之際,華潤集團宣佈啟動一項為期三年的大型招聘計劃,合共招聘二千人,可說是打工界的「及時雨」,更向年輕人招手,受聘者有機會北上到大灣區工作,面對海闊天空的發展空間。
華潤集團為期三年大型招聘計劃,今年先開設一千個新職位,包括四百名管理培訓生職位,以及六百個現有職位空缺,去年及今年的本港大學畢業生均可申請。所有職位中,超過七成的工作地點在香港,另約二百個職位在大灣區。不論工作地點,此舉對惡化中的失業率,起紓緩作用,期望有更多本地公司效法,尤其近年大舉進軍大灣區的企業,應預留更多職位給本港年輕人,給他們北上闖的機會。
由於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香港年輕人不要再囿於本地,要放眼北望,因為本地市場規模始終有限,而大灣區發展處於起步期,料市場規模將愈來愈大,更可以成為跳板,進軍內地幅員更大的市場。與其困在本地,苦無出路,年輕人應放手一拼,如河裏小魚,游出大海,面對風浪,才會成長,亦變得更堅強,大家是時候改變心態了。
李一飄
華潤集團為期三年大型招聘計劃,今年先開設一千個新職位,包括四百名管理培訓生職位,以及六百個現有職位空缺,去年及今年的本港大學畢業生均可申請。所有職位中,超過七成的工作地點在香港,另約二百個職位在大灣區。不論工作地點,此舉對惡化中的失業率,起紓緩作用,期望有更多本地公司效法,尤其近年大舉進軍大灣區的企業,應預留更多職位給本港年輕人,給他們北上闖的機會。
由於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香港年輕人不要再囿於本地,要放眼北望,因為本地市場規模始終有限,而大灣區發展處於起步期,料市場規模將愈來愈大,更可以成為跳板,進軍內地幅員更大的市場。與其困在本地,苦無出路,年輕人應放手一拼,如河裏小魚,游出大海,面對風浪,才會成長,亦變得更堅強,大家是時候改變心態了。
李一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