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是示威還是搶劫?是墮落還是分裂?
美國加州十一月十二日發生一單驚人搶劫案,八十人快閃搶劫舊金山灣區胡桃溪一家諾斯壯(Nordstrom)百貨公司,情節如電影一樣。
這些人坐二十五輛車到場,頂住附近的道路。八十人下車衝入百貨公司,打碎門窗,闖入商店偷走商品,然後跑回等候的汽車逃逸。
對街一家餐廳的經理巴瑞特告訴記者,「那一刻真的很嚇人,竊賊們戴著滑雪頭罩,手持撬棍和武器,我一開始以為他們要砸車,結果他們是搶劫的。就像電影裏演的一樣,太瘋狂了。商店內所有客人都很擔心」。網上流傳的視頻可見,大批蒙面人走進LV商店,大量搶走LV包包,從容逃去。
原來類似事件在早一日晚已經發生,十九日晚間在舊金山聯合廣場(Union Square)幾家高檔商店發生集體搶劫事件,一群人砸碎窗戶闖入偷走商品,跑到外面搭上等候的汽車逃逸。
其實歐美國家的治安正急速惡化,因為罪案太多,所以對「小額」搶劫偷竊警方根本不會查。以加州為例,現任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曾於加州檢察總長任內,通過加州四十七號法案,任何九百五十美元(七千四百港元)以下的竊盜犯從原先的重罪改為輕罪。現實上加州警察對輕罪案件就不會處理,所以即使戲劇性到諾斯壯百貨公司這種八十人攔路搶劫案,警方也處理乏力,拉到人在法庭也會輕判。正因如此,劫匪才如此明目張膽。
這些劫匪也是趁亂出動。十一月二十日,美國一宗受全社會關注的重大刑事案件的宣判了。白人青年凱爾·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在去年美國爆發的反種族主義騷亂中,開槍打死兩人打傷一人,結果被美國一個法庭的陪審團裁定為無罪,因為陪審團認定了里滕豪斯的辯護律師提出的他是在「正當防衞」的說法。所有對他殺人的指控都不成立。
這一判決引起美國社會強力撕裂,多地爆發示威。支持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守派民眾,認為法庭做出了「公正」的判決;而那些支持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的自由派民眾,則認為這個判決「極度荒謬」,「美國沒救了」。
事發在去年八月,基諾沙黑人男子布萊克(Jacob Blake)被白人警員從背後開7槍導致癱瘓,觸發新一波「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反種族主義示威,其後演變成騷亂。當地湧現一群以保衞社區財物自居的白人持槍平民上街,不時跟示威者爆發衝突。八月二十五日,當時年僅十七歲的里滕豪斯帶着半自動步槍AR-15,在基諾沙市內「巡邏」。
美國《華盛頓郵報》發佈的一段去年案發時的視頻亦顯示,里滕豪斯開槍殺人前,他正被一群示威者追逐,其中第一個被他槍殺的示威者在被殺之前曾經揮舞着一個裝有東西的塑膠袋威脅要襲擊他。而後,其他示威者發現里滕豪斯開槍殺人後開始更憤怒地追逐他,這期間他摔倒在地,一名抗議者追上了他,用滑板襲擊了他,並由此成為了第二個被里滕豪斯槍殺的人。緊接着,里滕豪斯又開槍打傷了一名企圖接近他的男子。
或者我們這些遠在外國的人,更不明白為何在美國,一個十七歲的少年,竟然可以合法地擁有大殺傷力的AR-15半自動步槍(雖然槍是他朋友代他買的)?
一些美國媒體更擔心,此次無罪判決,可能會導致美國更多極端保守派群體與反種族主義的抗議者,發生暴力衝突。美國人對里滕豪斯案如此極端對立的看法,也再次說明當下的美國社會有多麼的撕裂。
內地媒體分析此事,用上了「美國又朝着解體成為兩個國家,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作標題。因為里滕豪斯事件導致愈來愈多的美國人不得不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價值觀和認知如此對立和不同,我們為何還要在同一個國家互相難為彼此呢?為甚麼我們不分家呢?
這不是開玩笑。自去年以來,多家美國媒體及一些智庫,就已經開始在公開談論這個問題了。有的認為美國人必須想辦法化解這一災難性的趨勢,避免分裂美國。但也有人認為,或許分裂成為兩個國家才是最優的選擇。
今年九月底美國維珍尼亞大學進行的一項民調更顯示,那些支持美國「分家」的民眾不再是少數,而是開始成為了主流。其中,在支持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的自由派民眾中,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應該分裂成兩個國家,一個屬於共和黨保守派的國家,一個屬於民主黨自由派的國家。而在支持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保守派民眾中,支持這樣「分家」的受訪者比例更是超過了五成。
由八十人搶劫案到美國各地的暴力抗議,美國如今出現的是示威還是搶劫?是墮落還是分裂?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這些人坐二十五輛車到場,頂住附近的道路。八十人下車衝入百貨公司,打碎門窗,闖入商店偷走商品,然後跑回等候的汽車逃逸。
對街一家餐廳的經理巴瑞特告訴記者,「那一刻真的很嚇人,竊賊們戴著滑雪頭罩,手持撬棍和武器,我一開始以為他們要砸車,結果他們是搶劫的。就像電影裏演的一樣,太瘋狂了。商店內所有客人都很擔心」。網上流傳的視頻可見,大批蒙面人走進LV商店,大量搶走LV包包,從容逃去。
原來類似事件在早一日晚已經發生,十九日晚間在舊金山聯合廣場(Union Square)幾家高檔商店發生集體搶劫事件,一群人砸碎窗戶闖入偷走商品,跑到外面搭上等候的汽車逃逸。
其實歐美國家的治安正急速惡化,因為罪案太多,所以對「小額」搶劫偷竊警方根本不會查。以加州為例,現任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曾於加州檢察總長任內,通過加州四十七號法案,任何九百五十美元(七千四百港元)以下的竊盜犯從原先的重罪改為輕罪。現實上加州警察對輕罪案件就不會處理,所以即使戲劇性到諾斯壯百貨公司這種八十人攔路搶劫案,警方也處理乏力,拉到人在法庭也會輕判。正因如此,劫匪才如此明目張膽。
這些劫匪也是趁亂出動。十一月二十日,美國一宗受全社會關注的重大刑事案件的宣判了。白人青年凱爾·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在去年美國爆發的反種族主義騷亂中,開槍打死兩人打傷一人,結果被美國一個法庭的陪審團裁定為無罪,因為陪審團認定了里滕豪斯的辯護律師提出的他是在「正當防衞」的說法。所有對他殺人的指控都不成立。
這一判決引起美國社會強力撕裂,多地爆發示威。支持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守派民眾,認為法庭做出了「公正」的判決;而那些支持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的自由派民眾,則認為這個判決「極度荒謬」,「美國沒救了」。
事發在去年八月,基諾沙黑人男子布萊克(Jacob Blake)被白人警員從背後開7槍導致癱瘓,觸發新一波「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反種族主義示威,其後演變成騷亂。當地湧現一群以保衞社區財物自居的白人持槍平民上街,不時跟示威者爆發衝突。八月二十五日,當時年僅十七歲的里滕豪斯帶着半自動步槍AR-15,在基諾沙市內「巡邏」。
美國《華盛頓郵報》發佈的一段去年案發時的視頻亦顯示,里滕豪斯開槍殺人前,他正被一群示威者追逐,其中第一個被他槍殺的示威者在被殺之前曾經揮舞着一個裝有東西的塑膠袋威脅要襲擊他。而後,其他示威者發現里滕豪斯開槍殺人後開始更憤怒地追逐他,這期間他摔倒在地,一名抗議者追上了他,用滑板襲擊了他,並由此成為了第二個被里滕豪斯槍殺的人。緊接着,里滕豪斯又開槍打傷了一名企圖接近他的男子。
或者我們這些遠在外國的人,更不明白為何在美國,一個十七歲的少年,竟然可以合法地擁有大殺傷力的AR-15半自動步槍(雖然槍是他朋友代他買的)?
一些美國媒體更擔心,此次無罪判決,可能會導致美國更多極端保守派群體與反種族主義的抗議者,發生暴力衝突。美國人對里滕豪斯案如此極端對立的看法,也再次說明當下的美國社會有多麼的撕裂。
內地媒體分析此事,用上了「美國又朝着解體成為兩個國家,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作標題。因為里滕豪斯事件導致愈來愈多的美國人不得不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價值觀和認知如此對立和不同,我們為何還要在同一個國家互相難為彼此呢?為甚麼我們不分家呢?
這不是開玩笑。自去年以來,多家美國媒體及一些智庫,就已經開始在公開談論這個問題了。有的認為美國人必須想辦法化解這一災難性的趨勢,避免分裂美國。但也有人認為,或許分裂成為兩個國家才是最優的選擇。
今年九月底美國維珍尼亞大學進行的一項民調更顯示,那些支持美國「分家」的民眾不再是少數,而是開始成為了主流。其中,在支持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的自由派民眾中,有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應該分裂成兩個國家,一個屬於共和黨保守派的國家,一個屬於民主黨自由派的國家。而在支持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保守派民眾中,支持這樣「分家」的受訪者比例更是超過了五成。
由八十人搶劫案到美國各地的暴力抗議,美國如今出現的是示威還是搶劫?是墮落還是分裂?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