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鬧劇揭示規劃不足 港旅遊政策亟待重整
近日兩艘大型郵輪疫後重臨香港,卻因交通配套不足,令數千旅客大排長龍,苦等45分鐘才能乘車出市區,加上郵輪碼頭十室九空,令旅客體驗甚差,導致吸客變趕客。事件除揭示有關當局及郵輪碼頭營運商對旅客重臨欠缺準備,交通及商業發展規劃缺乏前瞻性,也反映本港旅遊政策的不到位,亟待改善及重整。
事件中,特區政府雖已亡羊補牢,立即啟動跨部門協力,與碼頭營運商商討,作出一系列改善,加強郵輪靠岸期間的交通安排,包括增設特別巴士路線、免費穿梭巴士,接駁至熱門旅遊景點,又向的士司機派發石油氣券,吸引他們前往碼頭接載乘客,惟有關措施只屬短期疏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事實上,郵輪碼頭的流弊並非今日才發生,問題講了十幾年,經歷數任局長,仍無寸進。歸根究柢,都是供求問題,因為訪港郵輪不多,發展不似預期,加上交通不便,商家自然不願進駐;而碼頭人流稀疏,的士司機也不會駛入,三者形成惡性循環。再加上疫下碼頭停運近三年,在欠缺周詳計劃下,交通配套一時間未能應變。因此有人提出要讓交通配套恆常化,甚至將已擱置多時的單軌列車方案重提上枱。
在我看來,大前提其實應先活化碼頭,提高碼頭使用率,讓碼頭有定期活動及基本客源。雖然港府指最初設計並非將碼頭建成商場,但郵輪碼頭作為旅客對港的第一印象,也不能過於荒涼。作為郵輪母港,應為旅客提供購物、免稅店、食肆、娛樂等一條龍服務。當局實應重新檢視郵輪碼頭定位以至發展方向,研究如何重新整合,將商場搞活成潮玩旅遊新地標,甚至應與社區合作,帶旺人流,成為打卡地。
另一點值得再思的是,本港港口定位模糊,缺少針對性策略,當初政府將香港定位為亞洲郵輪樞紐,積極對外宣傳,吸引外地旅客來港旅遊,並由香港乘郵輪到其他城市。但香港鄰近能給旅客觀光的港口不多,反觀上海及新加坡附近有很多1日之內能到的旅遊城市,所以近年郵輪公司傾向派大型國際郵輪直接到上海及新加坡。
根據國際郵輪協會數據,疫情前在郵輪停泊次數上,香港比上海寶山、新加坡和台北基隆港口遜色。究其原因,以新加坡為例,有完整的郵輪產業鏈,如保險業有守則、培訓、教育和監管等,香港明顯落後於人。
郵輪旅客量不足,除了碼頭本身欠缺配套及相應產業鏈,還因旅客覺得香港吸引力不大,缺少特色旅遊產品,加上人民幣貶值,海外及內地民眾赴港消費的誘因減少,又認為香港「不夜城」不再,過夜旅客越來越少,香港旅遊業競爭力逐漸下降,港府應思考如何重新包裝旅遊業以吸引遊客。
事實上,近年很多跡象皆顯示,旅遊大勢正在改變,旅客來港不再是一般觀光,而是希望體驗當地文化。港府有必要開發更多主題旅遊產品、結合本地文化和歷史的旅遊體驗等,發展特色行程。針對郵輪客,可特別設計一些有專車接載的本地半日遊,甚至善用3小時經濟圈,推動港深澳短線遊,加強與內地的合作。近來聽得較多的是重設「大笪地」夜市,向遊客推介地道美食、占卜星相、唱曲表演等,相信對遊客有一定吸引力,也可趁機重新激活本港夜經濟。
目前正是全球疫後復甦的窗口期,政府要把握機遇,設法吸引更多國際郵輪來港,更要盡快釐清跨部門權責,從速改善郵輪碼頭配套。長遠而言,必須將郵輪碼頭對外交通,融入啟德新發展區交通網絡,避免碼頭成為「孤島」。同時要求碼頭營運商交出「激活」郵輪碼頭的方案,提升客人體驗,更重要是檢視過往規劃的不足,重新制訂具前瞻性的本港郵輪產業發展策略,並因應旅客的新需求,調整旅業吸客方略。
蔡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