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君 - 香港旅遊消費亮「黃燈」|中環High Tea
香港曾經是購物天堂,也是美食天堂,購物和美食是香港吸引遊客來港的亮點。香港疫後復常,希望盡快振興旅遊業、零售業、飲食業,但成果如何?
購物和美食是否仍然是香港吸引遊客之道?今天我們難作定論,但我們未見香港吸客度有幾高前,卻見大批大批港人北上消費,面對此情況,香港有關當局是否已察覺到旅遊消費作為香港經濟支柱之一,已經亮起「黃燈」警號?而雖然未至「紅燈」,是否現在也要高度警惕?
一場疫情,改變了不少人的消費習慣,無論是內地人或香港人,網上購物和在家用膳已成常態,外遊的選擇與過去也不盡相同。要把留在家中的人拉出安樂窩去市集、商場、景點、以至外遊消費,必需要有很大的拉力才成功。拉力是甚麼?價錢要非常有吸引力,貨品要別具一格,美食要非常有特色,景點要有新賣點,服務要高度貼心和窩心,這些都是拉客的元素。香港在這幾方面具競爭力嗎?
根據近日經常北上的港客的綜合意見,深圳價錢比香港低幾成;服務態度水準非常高;美食選擇非常之多元化,且有特色小店而不是香港般充斥着連鎖店的食肆品牌;貨品方面也有地道特色的出品,而非香港連鎖專門店銷售的同類貨品。單單是以上幾項,已經是吸納港人北上消費的必殺技。誠然,上述這些意見來自經常北上的港人,他們有好評絕對順理成章,但香港在這些方面的競爭力是否真的相對較低,值得特區政府搞旅遊的部門深度評估,積極面對。
香港搞旅遊,要振興經濟,要鼓勵遊客和港人都在港消費,不能再食老本,不花心思去創新吸客、吸消費。派機票、派消費券只是起點,不是終點。要令到旅客、港人在港可持續消費,要有新意思、新搞作。
對香港旅遊業、零售業、飲食業的最大傷害是商人一直在極高營運成本壓力下營商,租金不跌,貨物、美食的價錢平不了,價錢高企,如何與鄰近地區競爭?這是香港一個很基本的致命傷。價錢高企亦令具有創意,貨品並非千篇一律的小店無法生存,結果是香港貨品、美食失去不斷創新的特色。服務業勞動力短缺則影響服務質素,這一點是留港消費的港人的深刻感受。凡此種種問題,政府當局會如何應對和改善?或是官員們認為這是結構性問題,因此難以改變?
香港搞旅遊、搞零售、搞飲食,真的要有新思維,否則我們只會見到這幾個行業的經營情況惡化下去,這絕對會是香港未來經濟的一大挑戰。
黃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