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雄 - 西方「反華疲倦症」|巴士的點評
自2017年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之後,美西方進入一個反華模式,如今玩了6年,出現一點金屬疲勞。
近日西方政客密集訪華,例如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就在周日開始訪問北京。美國雖然是反華的領頭人,其實一早恢復和中國的接觸,除了中美元首早已於去年面對面舉行峰會之外,美國氣候大使克里、美國財長耶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年亦已訪華。中美可說已回復高層接觸。
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部長吉爾博上周六前往北京,參加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23年會。這是自2019年以來,加拿大首次有部長訪華。路透社認為,儘管中加之間關係緊張,但加拿大正尋求與中國在氣候問題上進行合作。
相比之下,英國將會恢復和北京進行的接觸,更去到比較硬核的問題,因為英國是派外相祁湛明訪華,他亦成為5年來首位訪問中國的英國外交大臣。上任訪華的英國外交大臣,已經是2018年的侯俊偉。中英關係已經凍結了5年多,現任首相辛偉誠去年10月上台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未曾與他會面。
辛偉誠上任之初,對中國的態度有點不冷不熱,不過祁湛明就表現出對華較友善的態度。祁湛明今年4月於倫敦市長官邸發表演說時表示,「我們的任務是塑造未來事件的發展進程,而不是屈服於宿命論。我們必須面對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即沒有那個重大的全球問題,從氣候變化到疫情防控,從經濟動盪到行擴散,能夠在中國缺席的情況下得到解決。」
《泰晤士報》上周報道,英國外交部提醒政府官員不要使用「敵對國家」一詞,以免激怒中國。報道說,措辭的改變被認為是改善與中國外交關係的努力。
中國把美國與歐洲區別對待。就美國而言,中國雖然明知美國朝野已經將敵視中國,視為共識,但仍然在可能範圍內保持高層接觸。
但對歐洲大國,中國就親疏有別。以法國、德國、英國為例,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中國態度友善,中國就對法國態度親切。德國聯合政府內對華態度不一,中國保持接觸,但並不親密。英國之前態度比較反華,中國對英國就愛理不理。關鍵是美國視英國為核心盟友,在多個反華聯盟上都靠英國出手,加上英國大量吸收香港移民,又經常在香港問題上面說三道四,更招中國之忌。
無論如何,祁湛明若能訪華,中英兩國關係就有初步解凍跡象。但英國內部反華情緒高漲,祁湛明左右做人難,所以不能對其首次中國訪問期望過高。
總結來說,美西方反華已經反了6年,未達到他們吹噓的壓制中國後果,反而令到自己好傷。如今全世界在疫情過後、美國利息高漲之時,各國皆蒙受經濟低迷的壓力。西方國家如能和中國改善關係,加強經濟合作,實際上是互惠互利的行為。所以出現一波解凍期,恢復接觸,有限度地加強經濟合作,也是合理發展。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