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雄 - 台灣理性假設無效的啟示|巴士的點評
台灣藍營國民黨侯友宜及白黨民眾黨柯文哲談了40多天的「藍白合」協商,終於在11月24日破局,侯友宜和柯文哲各自找了競選拍檔參選,令「藍白合」變成鬧劇收場。
事件最戲劇性是在上周四(11月23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辦的「君悅會」,當日正值提名前夕,「藍白合」瀕臨破局,柯文哲找了郭台銘在君悅酒店設局,希望國民黨侯友宜作最後談判,但整場「君悅會」像表演多於談判,由於柯文哲一方一早叫了記者在場等候,邀請侯友宜參會時,又擺出一個距離參選時間的電子鐘,向侯友宜施壓味道甚濃。最後侯友宜先是要求有馬英九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陪他一起參會,後來又拒絕密室協商,要求公開讓記者在席。在這種格局下,不歡而散已是命定的結果。
「藍白合」破局揭示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沒有人願意充當副手。雖然破局後傳出柯文哲的核心幕僚黃珊珊是大力反對柯文哲參加「藍白合」的黑手,但撇開兩個陣營各自有反對聯合參選的力量,關鍵是無論是柯文哲或侯友宜,都不想充當副手,這才是藍白不合的根本原因。有人說「藍白合」談判令人想起賽局理論(Game Theory),特別是從而𧗠生的膽小鬼博弈,兩人駕着跑車對頭開,誰怕撞車先扭軚避開的就是膽小鬼。不過如最後兩個人都不願意做膽小鬼,令兩車正面碰撞,最後大家都車毀人亡,這就好像如今「藍白合」談判破局的狀態。
二,最大得益者是民進黨。「藍白合」的本意是由於民進黨賴清德一直在民調上領先,有三成多的支持度,而柯文哲和侯友宜的支持度都是兩成多,所以藍白不合就會敗選,組合參選就勝望極濃。如今「藍白合」崩盤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
雖然在破局之後,台灣民意基金會於本周一(11月27日)公布在破局之前進行的民調,指柯文哲以31.9%支持度領先,支持度大升6.3個百分點,民進黨賴清德以29.2%支持度排第二,支持度下跌了0.5個百分點,而侯友宜只得23.6%的支持度,雖然上升了2.5個百分點,但支持度與其他候選人仍然有比較大的差距,顯示柯文哲因為藍白合的宣傳而民望戲劇性上升。但台灣這些民調是否可信仍然備受質疑,台灣民意基金會同時公布政黨民調都顯示,柯文哲的民眾黨支持度大升。藍營媒體《聯合報》就以「難以置信」四個字為標題。台灣民調可以參考但不能盡信,藍白不合受益最大的是賴清德,講到賴清德民意墮後反而有利民進黨催票。
三,理性假設無效。正如我早前說過,若以賽局理論來看「藍白合」,若雙方都是以理性去思考,應該能夠成局,因為無論侯友宜或柯文哲自己讓步當一個副手,最後能夠推翻民進黨上台執政,總比自己獨立參選最後很可能失敗為好。但當大家都不願當副手時,談判破局,就變成賭博心態,不是理性的選擇。
藍白不合,亦從側面看到台灣並無政治領袖,兩黨高層都不願為大局而犧牲,背後是一種「理性無效」的狀況。這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思維模式相近,直至去年2月24日俄烏戰事開始前,只要澤連斯基選擇放棄申請加入北約,並作公開承諾,戰爭打不成,但他選擇堅持,賭在美西方支持下烏克蘭可以打贏俄羅斯,如今輸掉四分一個國家。所以台灣理性假設無效有深刻啟示,不要以為民進黨繼續執政,玩台獨一定會適可而止,可以避免到戰爭,很多時政客只看短期選舉利益,衝到懸崖邊也不會懂得停下來。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