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雄 - 推動沙特ETF要出死力|巴士的點評
在近期舉辦的第一屆「香港財經論壇」上,特首李家超點出香港在財金方面的強勢,又提到香港在財金方面的新舉措,包括推動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促進香港股票人民幣計價交易等措施,進一步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另外,亦會拓展區域合作,貢獻「一帶一路」建設,其中亞洲首隻沙特阿拉伯ETF,即交易所買賣基金,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資產規模是全球同類產品中最大。這類合作足以證明香港是全球資金融通重要增值平台。
這隻沙特ETF在周三(11月29日)掛牌後,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副理事長Turqi A. Al-Nowaiser在上市儀式表示,首隻ETF上市標誌着PIF的重要時刻,指香港無疑是世界上最發達的金融生態系統之一,相信對全球金融業很重要,所以希望藉着推出ETF,聯繫香港與沙特。
無論是擴展人民幣計價股票,或是引入沙特ETF,都是重大的金融舉措,亦是香港發揮獨特優勢的兩個關鍵,一是發展成重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另外是開展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
政府努力推動人民幣計價股票、或是沙特ETF面世,但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往後執行更加重要,這涉及兩方面的重要舉措。
第一,要增強相關股票和基金的成交。香港是一個自由巿場,過去很多事情都是自然發生,但現今世界競爭越來越劇烈,很多事情是自然不會發生的。以香港的一個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為例,對各種金融產品的推動,明的暗的推力都很大。這些產品要成功,活躍的成交是關鍵,如何做大成交量,就是衡量成敗的KPI(關鍵績效指標)。
第二,要令散戶活躍參與。金融巿場的參與者主要分為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機構投資者較多是買入並持有,活躍交易不多,量化交易商是例外; 散戶反而是日中交易的主要參與者,他們透過短線買賣,賺取差價,令交易量大增。香港的量化交易遠不如美國發達,所以如何鼓動更多散戶參與,是令這些新興投資產品成交活躍的要素。
不過最近十多年,香港散戶對股巿參與的興趣越來越低,表面看是因為股巿表現不好,但實際這是雞還是蛋,也很難說得清楚。可能是參與者減少,巿場不活躍,股票估值下降,而不是股市下跌令參與者減少。
香港股巿散戶萎縮,其中一個原因是港交所沒有做甚麼事情鼓勵散戶參與。港交所既是一個監管者,更是一間上市公司,很多時會側重機構投資者而忽略散戶的需求。
過去港交所的規例要求上巿公司需要在一中一英的報紙刊登他們的通告,後來股壇長毛等人反對,港交所最終取消這項要求。媒體財經版收穫的廣告資源大幅減少,媒體就相應縮減財經版的人手編制,令財經報道大量萎縮。媒體想提供網上即時報價,港交所收取過百萬元年費,試問媒體又何來動力再向散戶提供免費即時報價。傳媒報道大幅萎縮後,也不見做了甚麼其他推廣。若然反轉思維,要大力做宣傳,要鼓勵散戶參與的話,港交所應付費給媒體去做這件事情,推動媒體大力增加即時報價和報道更多上巿公司消息。
結論是在這個突變新時代,特區政府快速應變,已有全新思維,由過去坐着等生意,變為主動搶生意,由過去聚焦歐美巿場,變為放眼世界,發展中東等其他各國巿場,亦加大力度做人民幣生意。但若然各個執行機構只是蕭規曹隨,搞到人民幣計價股票成交繼續稀疏,搞到沙特ETF交易冷冷清清,這會變成自證失敗的行動。在這個搶生意年代,果子不會自動從樹上掉下來讓你吃,各金融機構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你們是有KPI的。首先就要出死力,去推動這隻沙特ETF成功。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