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政策不能隨意浮動 堅持用者自付原則|社論
經歷一場世紀疫情侵襲,加上外圍經濟波動,香港近年出現財赤問題,一般預料下月底公布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年度的財赤或會超過千億元,令人憂慮變成結構性財赤問題,也引起公眾討論。政府需要開源節流,量入為出,把公共財政引導回健康的水平。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網誌,指本港經過數年疫情,政府動用大量資源抗疫防疫之外,公共開支亦急速增長,政府的開支須進入整固期。他表明有決心整固公共財政、節流開源,逐步把政府收支回復平衡。他舉例指一些公共服務的收費,長期未有調整,一些在「用者自付」原則下提供的服務,收入遠遠未及收回成本等,認為也許是時間作出檢視。
財政司司長提及的「用者自付」和公共服務「收回成本」兩大原則,涉及公眾、商界或不同界別的使用者,過去長時間政府因應每年財政情況,較彈性處理,例如有盈餘時,即使成本升高,但選擇不調整,作為無形的回饋社會,又或者作為「派糖」措施,應加不加,以協助基層市民減少生活壓力。就算面對赤字,也礙於民意反彈,政府不敢貿然調升。然而,這種偏向盡量不加的政策取向,必須檢討,須變成按成本辦事,應加則加,以達至收回成本,並保持財政收入的穩定性。除了為協助基層解困,其他用者必須為使用公眾服務而支付相對的成本。
辛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