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晋 - 善用大灣區牙科資源 公私營協作解困局 | CEO有料到

  審計署日前曝光本港牙科醫療問題,揭發公營牙科街症服務派籌少輪候時間長。問題主因是公營服務人手不足,僧多粥少,難以應付需求。反觀私營牙醫診所無人手問題但生意淡靜,公私營服務需求嚴重失衡。當局應探討公私營協作模式,重新調配資源,並善用大灣區服務分流病人,以緩解公營機構壓力。

  審計署報告發現,本港牙科街症服務近年籌額大減一半,11間政府牙科診所派籌數目由疫情前每年約4萬個,大減一半至約2萬個,這些名額主要服務公務員、退休公務員和其合資格家屬,只有部分診所抽撥少量時段開放給公眾,令大批市民苦捱7個小時輪籌睇牙。若轉投私營牙科,動輒花費數萬元,對於有經濟困難的市民,尤其非長者人士,沒有醫療券及關愛基金資助,實難負擔,唯有繼續痛住等睇街症。

  審計署認為須檢視派籌安排,包括加強向有需要市民提供緊急牙科服務,把服務量至少回復至疫前水平。當局正設法紓緩牙科服務壓力,包括透過修例為本地牙科畢業生設一年實習期,以及引入非本地培訓牙醫;明年起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加強向弱勢社群提供緊急牙科服務;並定下額外提供現時牙科街症最少兩倍名額的目標;明年還會推出青少年護齒先導計劃。即便如此,在我看來,未來若不改變投放資源的政策,問題難望徹底根治。

  因為歸根究柢,此現象源於本港牙醫人手嚴重不足,以及流向公營醫療體系的牙醫只佔少數比例。每1萬人只有約3.7名牙醫,遠較內地及其他先進經濟體系低。今年衞生署牙醫空缺率已達27%,目前有至少101個空缺須填補,比前一年度大增約32.9%,流失率達12.3%。業界指公營牙科體系受移民潮及退休潮雙重夾擊,導致人手流失。但其實問題由來已久,源於過去數十年當局投入牙科服務的資源,與普通科醫療服務相差很遠。

  香港只有一間大學培訓牙科生,每年僅90個學額,而畢業後晉升機會微,不少畢業生選擇私人執業,以致全港2876名註冊牙醫,近8成在私營市場,令公營醫療系統情況更加嚴峻。比起牙醫人手不足,公私營失衡問題更應盡快解決,政府應先做好公私營協作,與本港私營執業牙醫協商,透過公私營合作或採購形式,將求診市民分流到私營牙科診所。

  目前私營市場因欠缺競爭,收費居高不下,基層市民寧願北上睇牙。業界卻怪罪北上風氣,對港醫造成衝擊,認為當局早前推醫療券過河,將長者醫療券的適用範圍擴至7間大灣區醫療機構,包括2間位於深圳的私營牙科診所,變相鼓勵市民北上睇牙,令港醫處境雪上加霜。


  但平情而論,現時北上睇牙的市民,不同以往只貪平,也看重效率和質素。隨着內地經濟不斷發展,加上內地政府、投資者推動下,牙科水平不斷提高,除了三甲醫院獲國家監管認可,多間連鎖牙科診所採取港式管理模式,既有香港牙醫駐診,醫療設備也很先進,服務越趨專業。工聯會曾比較中山、深圳和廣州的私營牙科診所的收費水平,僅香港一半甚至3成。更重要是預約方便,輪候時間短,又越來越多保險計劃涵蓋大灣區醫療網絡,港醫受到衝擊,短期內無可避免。

  隨着大灣區融合不斷增強,本港應想想如何善用內地牙科資源。政府可考慮向內地購買服務,「分流」公務員返內地看牙醫,或將部分逼切程度不高的牙科服務放在內地來進行,釋出部分政府診所名額。但前提須設立機制做好監管,確保質素,並協助成立投訴和索保機制,讓北上治療的香港市民得以放心。

  要解決香港的牙科服務問題,須從根源入手,多管齊下實現突破。在做好公私營協作的同時,增加牙科生名額並提供誘因吸引畢業生加入公營體系,還可考慮引入護理員輔助機制,分擔洗牙、驗牙等服務。另外,推動本港牙科機構與內地機構的合作也是可以選擇的便捷路徑,值得思考。

蔡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