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 - 以貌取人 | 油尖多士

  新版舞台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在倫敦上演,只是宣傳海報已事先製造了一波民意噪動,因為茱麗葉的選角並非符合大眾審美的美少女,而是一名其貌不揚的黑人女演員,體形即使不算健碩,也相當高大,社交網站上網民留言,稱宣傳海報中男女主角對視之場面,宛如兩名職業拳手對決。

  如果選角是為了製造宣傳攻勢,尚情有可原,但輿論風向隨即導向「種族歧視」,指責網民「以貌取人」,「充滿偏見」,言下之意是這些嘲笑選角的民意,都與當年支持特朗普的選民一樣,是教育水準低下,生活品味惡俗之庸眾,而只有傳媒和演藝界的精英懂得何為文化藝術。

  以貌取人,本來就是娛樂圈不成文的頭條規則,不但追捧娛樂明星,在影像主導的社交媒體世代,連政客選舉也不例外,批評網絡民意「以貌取人」,是典型的道德虛偽。

  這位女演員只要演的不是茱麗葉,根本不會有人談論她的外表,因為莎士比亞筆下的茱麗葉是美少女,所以才有羅密歐對她一見鍾情。

  古今中外的藝術創作都傾向「以貌取人」,因為嚮往美,歌頌美,尤其是淺顯易見的美貌,是人類的天性,否則「紅樓夢」不會刻意強調個個女子都聰明俊秀,也不會有「鐘樓駝俠」戀上吉普賽女郎之悲劇。很遺憾,即使莎士比亞、曹雪芹、雨果也依然如此膚淺,因為他們不懂政治正確。

前新聞工作者
多媒體社會評論人
陶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