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首場辯論開打 對華政策惹關注 特朗普隨時重燃高通脹

更新時間:06:00 2024-06-28
發佈時間:06:00 2024-06-28

美國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將於美東時間6月27日晚上9時(香港時間6月27日早上9時)登場,除了是81歲的拜登和78歲的特朗普相隔4年及身份對調後再次交鋒,亦是美國史上第一次由現任總統和前總統進行的總統辯論,除了聚焦移民及墮胎等議題外,相信對於通脹前景、對華關係及投資市場等影響將備受港人關注。

相關文章:美國大選首場辯論周四登場 關稅議題或成美股風險 盤點拜登及特朗普概念股

雙方各優先提出3大議題

綜合媒體報道,雙方陣營各自有3個希望優先提出的主辯議題,其中拜登的戰術是批評特朗普掌權的毀憲亂政與極端傾向,並選擇「墮胎權利」、「民主危機」及「經濟政策」為優先主題;而特朗普將主攻拜登政府的執政無能,並希望就「移民政策」、「治安敗壞」及「通脹失控」作辯論。

高關稅隨時重新引發通脹

美國近年通脹高企,直接導致聯儲局遲遲未能減息及影響全球經濟。雖然特朗普料將攻擊拜登政府令通脹失控,但日前有16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發表聯署公開信警告,一旦特朗普勝出大選,勢將重燃通脹,當中提到特朗普承諾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更高關稅,將提高美國很多商品的價格,同時其不負責任的財政預算案亦會重新引發通脹。換言之,美國息口亦有可能持續高企。

事實上,雖然特朗普偏好於低利率及弱美元,但其提倡減稅等擴張性財政政策,將可能推升通脹,加上他有機會更頻繁地評論貨幣政策,均會增加短期利率和滙率的波動性。另一邊廂,拜登預計同樣會對中低收入羣體減稅,但對企業和富人的徵稅力度反而可能上升;此外,他亦可能會更尊重於聯儲局的獨立性。

特朗普對華政策或較激進

對華關係方面,拜登與特朗普均視中國為美國的頭號長期競爭對手,但兩人的處理方式卻截然不同。其中拜登在某些領域對中國採取更強硬行動,包括限制美國個人和企業對華投資計劃,着重遏制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進展的能力,但也提到別讓競爭演變為衝突,並在氣候變遷等特定領域合作。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則可能比較激進,其中包括重啟關稅戰,並建議對中國商品徵收60%以上關稅,以至不計代價與中國經濟脱鈎,甚至在一些熱點區域的衝突風險也會上升。此外,特朗普亦可能通過緩和與俄羅斯關係,以重整對中俄政策框架。不過,由於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難以獲得盟友信任,因此美國一旦與盟友體系出現裂縫,有機會讓中國擁有更大的博弈空間。

Trump Media本周3日升逾四成

投資市場方面,一旦拜登勝選,清潔能源、太陽能、大麻等板塊將獲得提振,而金融股和製藥股或將遭到打擊;相反,若特朗普勝選,將利好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傳統能源公司,而清潔能源和電動車相關企業料將面臨挑戰,同時若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對中國收入敞口較大企業將可能受壓。

個別股份之中,Trump Media(DJT)一直被視為最主要的特朗普概念股,並經常惹來炒作;但要注意的是,截至周三為止,該股今周已累升42%。除了Trump Media外,被稱為「劍橋分析2.0」的大數據分析公司Phunware(PHUN)及AI解決方案公司Remark Holdings(MARK)過往亦曾因特朗普的消息而瘋炒,兩股本周則分別累升19%及累跌6%。

相關文章:

回顧上屆拜登與特朗普辯論 雙雙預測錯誤 美股未見崩盤反癲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