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雄 - 完美示範美式新聞自由 ──非常隨意 | 巴士的點評

  在英國被囚禁的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終於和美國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承認一項串謀獲取及披露美國國防機密文件罪,免於被引渡到美國受審,將會在美屬的北馬里亞納群島受審,相信他在聆訊結束後獲釋返回澳洲,與家人團聚。

  阿桑奇在2012年開始已失去自由,變相坐了12年牢。阿桑奇的經歷就是一個悲慘故事。

  第一,驚天洩密。阿桑奇本身是澳洲人,在2010年從當時美國軍方情報分析員曼寧手中,取得大量的機密,包括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秘密報告及很多敏感的美國外交電報。阿桑奇在他的維基解密網站上發布這些機密資料,當中包括一些驚人的內容,例如2007年美軍的阿帕奇直升機在伊拉克的巴格達發動襲擊的視頻,這次襲擊造成11人死亡,包括2名英國路透社的記者。阿桑奇隨後浪跡天涯,逃避美國追捕。

  第二,由莫須有的指控開始。在美國追捕阿桑奇的行動當中,亦看到美國的盟友,如何「打茅波」配合,例如瑞典政府。瑞典以重視人權自由自居,不想用以違反美國間諜法的理由,拘捕逗留在當地的阿桑奇,結果就無端搞出一宗所謂的性侵案,指控阿桑奇在酒吧認識兩名當地女子,並發生性行為,行為不檢,但阿桑奇就辯稱發生關係是兩相情願。後來阿桑奇輾轉去到英國,在倫敦投案,保釋期間走到厄瓜多爾大使館內尋求政治庇護,後來在倫敦厄瓜多爾大使館一住就住了7年,不過後來由於維基解密披露了厄瓜多爾總統莫雷諾涉及貪污的不利消息,厄瓜多爾政府一怒之下和英國達成協議,將阿桑奇逐出大使館,阿桑奇其後被英國拘捕,之後便一直打引渡官司。

  第三,政客的隨意性。美國以維護自由而自居,有憲法修正案保障新聞自由,對別國所謂侵犯自由行為,隨時作出制裁。但阿桑奇因公眾利益披露了大量美國在戰爭裏的不法行為,但美國就以其違反間諜法等罪名要將其拘捕歸案,當時聲稱如果所有罪名入罪,阿桑奇可以被判處175年的刑期。

  現在美國選舉快要到來,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者是所謂白左人士,他們很多是自由主義者,比較同情阿桑奇。拜登最近在加沙問題上搞到焦頭爛額,為了拉攏白左選民,就和阿桑奇達成認罪協議,等於變相釋放阿桑奇。

  這便是美式言論自由的完美示範。首先不要相信美國本國有言論自由,其次是美國政客為博選票,在選舉期間甚麼事情也做得出來。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
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