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雄 - 美國對香港的3種策略 | 巴士的點評

  美國政界最近對香港事務的評論,值得關注。

  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史墨客近日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網站發表文章,認為美國政府應該訂下目標,保護香港餘下的獨特性,以支持普通香港人。

  史墨客現任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學院高級研究員、「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主席兼資深研究員,他由外交官搖身一變成為研究人員。他當然是從美國利益的角度撰寫文章,對2019年香港發生的災難輕輕帶過,對之後訂立《香港國安法》的影響誇張放大,但他的觀點也反映了美國人的一些想法。

  史墨客在文中寫道,今天的香港與2019年的香港有着本質區別,大多數政治辯論被壓制,活動家和反對派人士逃離或入獄,公民社會受到遏制。然而,即使面臨所有這些嚴重挫折,香港仍然比內地城市自由得多。互聯網幾乎不受限制,宗教自由依然存在,媒體也相對開放。與此同時,香港的自由市場經濟和金融體制仍與過去大體相同,大部分港人及外資仍然留港,美國不應將香港視為「敗局已定」。

  史墨客提議美國政府從制度上保障香港自治,包括維持《美國-香港政策法》框架以及香港駐美的經貿辦,同時擴大身份敏感港人留美赴美的「救生艇」選項。他認為,美國不應將香港視為內地,「簡而言之,就是對香港不同對待,才能令其與別不同」。

  其實史墨客的說法其來有自。早在今年5月,「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了一份報告,建議美國政府重新評估對香港政策,提出3個選項:第一是對香港採取懲罰性措施,第二是取消所有給與香港的特殊優惠政策,第三是維持「策略性接觸」。

  該研究中心其後搞了個討論這個報告的網上論壇,報告作者之一的肯尼迪(Scott Kennedy)在論壇上解釋,華府需要就香港問題制訂一套特別的政策。對港政策需要有懲罰性,對香港官員實施制裁是可行選項之一,但他強調在個別領域,美國仍存在與香港保持接觸的必要性,華府對港的政策目標,有別於內地,目的不是期望改變北京的行為,而是希望保存香港的現狀,拖慢香港自治權被侵蝕的速度。 

  肯尼迪說:「我們認為目標應是盡可能長時間地保護香港仍存在的自治權,以減緩香港滑入北京的懷抱,成為另一個內地的普通城市。我們相信撤出,即是放棄香港,從現實角度來看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這樣做很可能會加速香港的變化,而這是很多人並不樂見。」

  可以這樣分析:

  1.「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受美國國務院資助,是具有保守主義色彩的智庫,素有「強硬路線者之家」,據說與美國石油財團保持緊密聯繫。所以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觀點傳統是偏向保守而非開放。

  2.「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報告提出對港政策的3個選項,採取制裁中港官員的懲罰性措施顯然不起效,美國實際上是在取消所有對港特殊政策和策略性接觸,兩者二選一。

  3.「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建議美國保持對港接觸,美其名說這是維護香港自治的最佳方法,實際上是保持美國在港商業利益的最優選項,美國政界顯然有一種意見傾向此選項,「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報告,或許在放出一個試探汽球,看看各方反應。

  4.中美關係過去也是這樣,打到一段時間,就會埋枱談判。打打談談,也是常態。就香港問題也一樣,你想鬥,可以一直和你鬥下去,你鬥不下去想談,當然不怕和你談一談。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
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