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重建彩虹邨 留住文化特色 | 社論

  有60多年歷史的彩虹邨,變得老舊,當局宣布重建大計,建議分三期清拆邨內樓宇和設施,預料整項工程需時約15年,淨增加1800個單位。重建方案出爐後,不少人重回七色籃球場、丹鳳樓等熱點打卡,而邨內老牌金碧酒家一向難訂位,已宣布不再接新單……反映彩虹邨不單止是港人的集體回憶,其知名度連外國旅客、攝影師和電影製作人也來朝聖,其意義超越當初建造原意,已蛻變成民間的文化地標。

  彩虹邨展現的文化吸引力,應在重建規劃時給予重視。早年本港推出廉租屋政策,首要任務,是解決住屋短缺和質素問題,讓基層市民有安身之所,生活穩定,力爭在社會向上流動,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時而世易,彩虹邨等老牌屋邨經歲月洗禮後,亦浸淫出如美酒的醇舊情懷,變成文化地標,不少遊人慕名而來,讓部分邨民感到自豪。

  舊邨重建是城市發展的剛性需求,但如何連結起新舊交替,則有賴文化地標和社區老店作橋樑。現時市民看待重建的眼光,不止希望有更多數量的適切居所,亦珍重社區歷史和集體回憶,希望留住打卡熱點和逾半世紀的老店。若然當局可讓屋邨的情懷經美化保留,不但可為其他舊邨起借鏡之用,亦能承接彩虹邨與外界交流的新任務。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