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進出機制」起鞭策作用 促進競爭塑造創意之都 | 社論

  政府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出4大發展方向、共71項措施,以推動本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10多年來當局對文化藝術團體及藝術家的資助持續增加,整體規模越見壯大,產業的增加價值由2005年的523億元,躍升1倍至2022年的1221億元,就業人數亦從17萬多人增至22萬多人。

  不過大部分演藝團體,不論規模大小,均須靠政府公帑資助營運,其中「九大藝團」獲固定資助,佔份額最大,但《藍圖》則建議全面檢討現時資助制度,引入以表現和藝術水平掛鈎的「進出機制」,優秀的藝團可以「上車」獲得資助,不達標的則或被削減資助。這個改革建議,無疑有助完善生態圈,鼓勵藝團不斷創新,減少依賴公帑,以創意和實力吸引商界支持。

  儘管大型藝團主打的管弦樂、中樂和芭蕾舞等傳統藝術甚具價值,但要公帑運用得宜,得須引進賞罰分明的制度,重點是如何設定和評核進出機制,如設立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參考售票情況、專業藝評人和公眾輿論等,以完善、客觀的標準,去分配有限的公共資源。這樣才能讓中小型藝團力爭上游,也避免大型藝團的優勢固化,讓「創意之都」更添活力。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