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君 - 立法會須監督政府節流減赤 | 中環High Tea
本財政年度預計至少將錄得逾1000億元赤字,社會熱議、各方獻計,其中削減公務員職位、減薪、凍薪的建議有不少人相繼提出。政府節流由公務員支出作為切入點,公道嗎?值得探討,以至大刀闊斧地去做嗎?
公務員開支佔政府支出有幾多?根據公務員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供的資料,在2023-24財政年度,公務員薪酬及福利開支總數是約1571億元,其中個人薪酬佔約952億元,退休金支出是468億元。單看薪酬的增長,過去這3個財政年度,連年上升,2021-22財政年度的總額是880億元,上年度是909億元,本年度是952億元,今年的數字較上年度增加4.7%,而較2021-22年度,增幅更是8.2%,這種增幅其實相當大,原因是甚麼?是公務員隊伍在過去幾年擴大了,薪酬也增加了?
根據政府統計,在本財政年度和上兩個財政年度的公務員編制,維持在約194000人的水平,但公務員實際人數在這3個財政年度基本上維持在約175000人的水平,沒有實質的增長。公務員人數不增但薪金支出大增,可能的原因就是公務員整體薪酬上升,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人數一樣,但拿取較高薪金的職位數目上升,較低薪的公務員職位減少了,所以出現了人沒有多了,但薪金支出卻大幅增加。
公務員薪酬及福利支出在2023-24年度是1570億元,佔政府在這年度內總開支7610億元的21%,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也絕對有削減的空間。如何減少支出,是一刀切減薪、凍薪?是一刀切減編制,或是找出「可減則減」、「應減則減」的方案?就此,政府必須要全盤考慮。
「可減則減」是甚麼?舉一個例,政府在年初時為落實垃圾徵費聘用了幾多人?編制增加了多少?現在相關工作大幅削減,獲聘的人可以減嗎?應該減嗎?每一個政策局是否應該有此思維去檢視人手,替庫房節流、減赤?
監督政府公共財政,立法會責無旁貸。立法會議員要監督,便得好好做功課,懂得向政府追根究柢,找出「可減則減」、「應減則減」的人事編制和實質的聘用人手。香港面臨巨大的財赤,是危機在望,若立法會不做好這個監督工作,也屬失職,議員務必要認真對待這個潛在的危機。
黃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