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雄 - 美國乜都有 | 巴士的點評

  美國自命為世界民主的燈塔,不過這個燈塔射出來的「民主之光」,實在令人咋舌。

  第一,拜登濫用赦免權。美國前總統拜登再在落任之前,大批赦免各種類型的人物,其涉及面之廣,使用情況之濫,可以用大開眼界來形容。拜登最為爭議的是赦免了自己兒子亨特.拜登,他的兒子是自己認罪,並不是在否認控罪的情況下被法庭定罪,證明這不是冤案。

  拜登濫權保護親人的衝動相當強烈,他在1月20日卸任前一刻頒布命令,「預防性」赦免了5名親屬,包括他太太和弟弟等人,指明他們在2014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20日期間,「可能犯下或參與的任何非暴力罪行都得到赦免」,拜登聲稱這樣做是避免家人繼續遭到攻擊和威脅。拜登這個「無底深潭式」赦免,可以說是對法治的極大衊視。

  尤有甚者,拜登更加赦免40個聯邦死囚中的37人免受死刑。不赦免的原因比較清晰,因為這3人都是進行恐怖襲擊,包括2001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主犯察爾納耶夫。

  連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都看不過眼,發表評論指死囚之一托雷斯,他曾於2005年性侵並殺害兩名8歲和9歲女童,並於4年後在軍營內勒死一名20歲的海軍女軍官。《華爾街日報》指「拜登前後矛盾的良心是對受害者的侮辱,這無法改善司法系統,也沒有讓國家變得安全」。

  追源溯始,美國總統的赦免權源於1787年美國開國先父在制訂聯邦憲法時,參照英國法律,國王可以給予特赦的規定,將特赦權寫入美國憲法第2條第2款。特赦權的立法原意主要有兩個,第一是使總統能更好處理緊急事件或政治叛亂,必要時可以特赦一些法庭已經判刑的叛亂分子,作出政治妥協,安撫反叛活動。第二是美國憲法對行政、立法、司法3大部門設定權力互相制衡,總統特赦的作用是認為某項聯邦定罪或判刑無理地過於嚴厲,總統有權特赦,以減弱判刑的影響力。拜登特赦自己的親人及特赦37個死囚,完全違反美國制憲的時候規定總統特赦權的立法原意。

  第二,虛擬幣的瘋狂派對。特朗普上任之前已經聲言將大力推動虛擬貨幣,但無人料到,他作為一國總統,會直接落場發行虛擬貨幣。特朗普在上任之前2日,發布特朗普幣,最高一度觸及近80美元,漲幅最高達到412倍。這還不止,特朗普就職前夕,特朗普的妻子梅拉尼婭突然在社交媒體宣布推出梅拉尼婭幣,上市之後亦大升。由總統推動一個發幣狂潮,自行發幣賺錢,毫不介意出現利益衝突,而且不僅自己這樣做,連太太都下場搵錢,可以說是狂割粉絲及投機者的韭菜。

  在香港作為公職人員,如果你出席一個飯局,食完之後打包帶走貴重食材,例如裝一隻鮑魚走,該公職人員已經涉嫌觸犯《防止賄賂條例》。但美國總統就可以如此在上任之前搶先發幣,打包數以百億美元走人,而總統有免受起訴的豁免權,即使觸犯美國法例也不會被起訴。美國乜都有,我們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美國政客天天在做。

  以前討論好多政治事件的時候,有的人往往喜歡用一種「民主萬金油」的理論,覺得美西方做甚麼也沒有問題,因為他們的領袖是選民選出來的,有民主監督。現在看來,美國選民可以選出這樣的總統們,這種「民主萬金油」擦上身,看來還是有毒的。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
讓網民隨時隨地
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盧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