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人工智能雙面刃 設機制加以善用 | 社論

科技既能改善人類生活,亦能帶來毀滅性災害,端視人們怎樣運用。人工智能(AI)行動峰會剛在巴黎閉幕,峰會宣言提倡運用AI應滿足「開放、包容、透明、合乎道德、安全」的原則,獲中國、法國、德國和印度等逾60國確認,唯獨美英兩國則反其道而行,以「扼殺產業」和「國家利益」拒絕簽署。
技術革新既能提升物質水平,也不斷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如同互聯網問世,打破訊息傳遞的時間、地理和距離限制,人們能夠即時接觸到各處的思想和文化,再由起初的單向傳播,慢慢進化成各種互動的場所。後來智能手機出現,過去的實體生活現今完全被虛擬化,人們的生活習慣隨之改變,由在家工作、到網上購物和社交聯誼,完全掌握在彈指之間。
然而AI是自我生成和學習的技術,其帶來的改變和衝突將會超越上述的技術革新,不能完全預測結果,各國才需要約章去規範發展步伐,研究如何讓AI服務人類福祉,如在道德上禁止研發機械人作為戰爭和殺戮用途;又或是推算AI如何取代部分工作人口,後續的失業現象又將如何影響社會和政治走向等。這些機遇和挑戰需要港府未雨綢繆,緊跟國家發展,同時與國際接軌,及早迎接未來。
辛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