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創新過程會碰釘 智慧城市須敢試 | 社論

Tesla日前在內地推出自動駕駛功能,不少車主引頸期待,立即更新軟件試用,但操作時卻出現了衝燈、逆線行車和佔用公車線等違規情況,顯示技術尚未成熟。Tesla解說,指是因為對當地的交通數據不足,或導致系統訓練未夠,因此公司將新軟件稱作「輔助」駕駛,而非自動駕駛。從此事例可見,任何新技術總需要經過反覆測試,才能不斷完善,只要風險可控,碰釘撞板是必要交的學費,這才能累積經驗,改進技術,建設未來的智慧城市。
自動駕駛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內地的無人車技術早在2020年前已不斷測試,以提升其安全性,而2023年交通運輸部更從國家政策層面,明確表示智慧網聯汽車可用於運輸經營,令技術轉入商業化階段。現時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等大城市裏,不少範圍可見有自動駕駛的配送車在工作,不但帶有科幻電影的未來感,而且的確能提升物流運輸的效率。
反觀,本港自動駕駛的發展相對緩慢,在2019年推出《香港智慧出行路線圖》後,自動駕駛車輛的規管制度在去年才生效,列明測試和使用自動車的要求,所以未來還須進行更廣泛的測試,才能趕上內地當前的水平,而目前只有遙控泊車功能算是解封,可被廣泛應用。
科技大潮不可擋,隨着內地發展一日千里,港府要改變思維,更勇於接受科技帶來的挑戰,只要管控好風險,相信亦能加快自動駕駛的發展和應用,與內地和國際接軌。
辛正兒
最Hit
中年好聲音3丨支嚳儀助唱變「阻唱」?王鄭浚仁黑面跌入危機區 網民留言惹爭議:自己唱好過
2025-03-31 21:45 HKT
抽氣扇/浴室寶應長開24小時?日本家電商拆解耗電迷思 籲「最好別關」+4大長開好處
2025-03-31 15:59 HKT